发病时间:不清楚
易产生全身性红斑狼疮样不良反应的药物是
补充说明:易产生全身性红斑狼疮样不良反应的药物是
a******W 2021-07-12 17:4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易产生全身性红斑狼疮样不良反应的药物包括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孢素、他克莫司等。
1.环磷酰胺
环磷酰胺具有细胞毒作用,能干扰DNA合成,从而抑制免疫应答。可能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脱发、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增加感染风险。
2.甲氨蝶呤
甲氨蝶呤通过干扰核酸合成来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减少自身抗体产生。可引起巨球蛋白血症、高尿酸血症和肝酶异常等副作用。
3.硫唑嘌呤
硫唑嘌呤是一种免疫抑制剂,能够抑制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可能引发血液学毒性如白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4.环孢素
环孢素可以抑制T细胞活化,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使用后可能会出现肾毒性、高血压、神经毒性等副作用。
5.他克莫司
他克莫司通过阻断钙调磷酸酶活性而抑制T细胞活化。常见副作用包括肾毒性、糖代谢紊乱和皮肤毛发变化。
患者在服用上述药物时需监测可能出现的全身性红斑狼疮样不良反应,及时就医并调整治疗方案。
2024-03-28 01:4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并有多种自身抗体出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体内有大量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而造成组织损伤。临床上可出现各个系统和脏器损伤的表现,如皮肤、关节、浆膜、心脏、肾脏、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等。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出现,患病率为4/10万~25/10万,亚洲及黑人患病率较高,我国的患病率为70/10万~75/10万。女性发病明显多于男性,约为10∶1,育龄妇女为发病高峰,老人及儿童也可患病。本病属于中医学的阴阳毒、阳毒发斑、蝴蝶斑、日晒疮、鬼脸疮、面游风等病证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