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溶血性黄疸> 小儿溶血性黄疸治疗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小儿溶血性黄疸的治疗可能包括光疗、酶替代疗法、脾脏切除术、输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换血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1.光疗
光疗通常采用间断照射高剂量蓝光的方法,在特定时间段内完成。此方法利用未结合胆红素通过波长425-475纳米的蓝光转变为水溶性异构体,易于排出体外。适用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及轻至中度的新生儿高胆红素症。
2.酶替代疗法
酶替代疗法是将正常人来源的缺乏的酶分子注入患者体内,以弥补其缺陷,如戈谢病、尼曼匹克氏病等。此法可减少细胞内脂质沉积,降低溶酶体负荷,改善细胞功能,减轻溶血性贫血的症状。但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免疫反应和其他潜在风险。
3.脾脏切除术
脾脏切除术是一种外科手术,通过开放或腹腔镜技术移除脾脏,手术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该手术旨在消除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的溶血性贫血,对巨球蛋白血症、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有效。术后需注意感染预防和管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输血治疗
输血治疗是在有资质的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操作,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进行快速输入的过程。对于某些急性溶血性疾病引起的严重贫血或其他紧急情况下的低血容量状态有益。施行前应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接受异源性血液及其可能的风险。
5.新生儿溶血病换血
换血治疗通常在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进行,使用交叉配型相容的红细胞和新鲜冷冻血浆来替换异常母体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该措施针对新生儿溶血病,旨在纠正贫血并防止脑损伤。换血过程中需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变化。
在治疗小儿溶血性黄疸时,应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同时,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胆红素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024-03-07 22:1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血疸 (溶血性黄疸)

血疸又名血黄。血疸是因输血、某些药物、蛇毒、疟疾等引起溶血所致。以黄疸,面白,头晕等为主要表现的疸病类疾病。本病即西医学所说的溶血性黄疸。胎黄、蚕豆黄亦属血疸,但已另立病名。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