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宝宝胆管扩张怎么办
补充说明:宝宝胆管扩张怎么办
a******W 2021-07-12 17:4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宝宝胆管扩张可以考虑饮食调整、新生儿黄疸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药物治疗、新生儿黄疸光疗、新生儿黄疸换血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1.饮食调整
限制摄入高脂肪食物,如乳制品、坚果类食品,以减少肝脏负担。适当调整饮食有助于减轻胆囊的工作压力,进而缓解因胆管扩张引起的不适症状。
2.新生儿黄疸灯照射治疗
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作用于皮肤表面,促进未结合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此方法能够改善胆汁淤积状态,缩短病程时间,并预防核黄疸的发生。
3.新生儿黄疸药物治疗
根据医嘱选择合适药物进行口服或者注射使用。这些药物能够帮助降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缓解由胆管扩张引起的黄疸症状。
4.新生儿黄疸光疗
利用特定波长的蓝光照射皮肤表面,每次持续时间依医嘱而定。此措施能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使其易于排出体外。
5.新生儿黄疸换血治疗
当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在有经验医生监督下进行的一种紧急措施。换血可迅速移除高浓度未结合胆红素,防止其对大脑造成永久损伤。
此外,家长还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定期复查超声检查以及肝功能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的并发症。
2024-02-26 12:21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本病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复现,或生后2周后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15mg/d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间接胆红素超过307.8μmol/L(18mg/dl),则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几率较高,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易遗留后遗症。
多发人群:刚出生的婴儿
典型症状: 胎黄 婴儿脸色发黄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巩膜黄染
临床检查: 胎黄 婴儿脸色发黄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巩膜黄染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头孢克肟颗粒(达力芬)
对链球菌属(肠球菌除外),肺炎球菌,淋球菌、卡他布兰汉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流感杆菌中头孢克肟敏感菌引起的以下感染有效。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感染时)、慢性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继发感染、肺炎、肾盂肾炎、膀胱炎、淋球菌性尿道炎;胆囊炎、胆管炎,猩红热;中耳炎、副鼻窦炎。
利肝隆颗粒
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对血清谷丙转氨酶,麝香草酚浊度,黄疸指数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有较好的效果。
消炎利胆片
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胁痛和急性胆囊炎,胆管炎。
胆石通胶囊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右胁疼痛,痞渴呕恶,黄疸口苦,以及胆石症、胆囊炎、胆道炎属肝胆湿热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