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普外科> 胆管扩张> 宝宝胆管扩张怎么办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宝宝胆管扩张可以考虑饮食调整、新生儿黄疸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药物治疗、新生儿黄疸光疗、新生儿黄疸换血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1.饮食调整
限制摄入高脂肪食物,如乳制品、坚果类食品,以减少肝脏负担。适当调整饮食有助于减轻胆囊的工作压力,进而缓解因胆管扩张引起的不适症状。
2.新生儿黄疸灯照射治疗
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作用于皮肤表面,促进未结合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此方法能够改善胆汁淤积状态,缩短病程时间,并预防核黄疸的发生。
3.新生儿黄疸药物治疗
根据医嘱选择合适药物进行口服或者注射使用。这些药物能够帮助降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缓解由胆管扩张引起的黄疸症状。
4.新生儿黄疸光疗
利用特定波长的蓝光照射皮肤表面,每次持续时间依医嘱而定。此措施能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使其易于排出体外。
5.新生儿黄疸换血治疗
当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在有经验医生监督下进行的一种紧急措施。换血可迅速移除高浓度未结合胆红素,防止其对大脑造成永久损伤。
此外,家长还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定期复查超声检查以及肝功能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的并发症。

2024-02-26 12:2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胎黄)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本病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复现,或生后2周后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15mg/d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间接胆红素超过307.8μmol/L(18mg/dl),则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几率较高,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易遗留后遗症。

推荐医生更多

李景瑞 主任医师

提问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