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冷汗> 冷汗症状的特征

精选回答(1)

王凤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于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内科疾病、儿科疾病和妇科疾病,达于阴平阳秘,对心脑血管疾病、甲状腺结节和糖尿病及并发症有深入研究

提问

冷汗症状通常是指畏寒、肢冷以及发热等,可能会出现舌苔白、脉搏微弱、面色苍白等现象,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1、舌苔白

畏寒是指身体受到寒邪入侵,导致寒邪凝滞于体内引起的症状。由于寒邪容易伤及脾胃,所以患者可能会出现舌苔白的现象。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藿香正气丸、九味羌活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热敷、喝温热水等方式进行改善。

2、脉搏微弱

如果患者体内的寒邪过重,可能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起气血不足的情况,从而使患者出现脉搏微弱的现象。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附子理中丸、桂附地黄丸等药物进行调理。另外,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3、面色苍白

寒邪容易侵袭体内,如果患者不注意保暖,可能会导致寒邪入侵身体,引起面色苍白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热敷、喝热水等方式进行改善。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独活寄生丸、人参养荣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患者也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胸闷气短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2-07-14 16:05

举报

医生回答(1)

李英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出盗汗通常是因为身体阳气缺乏,不能制约阴气,造成的阳虚体质。通常与个人不良生活习惯相关。临床出现为:怕冷怕风、手手脚冰凉的一种病症、乏力没有精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腰膝酸软、喜温恶寒、舌苔淡白、脉沉等病症。如长时候劳累熬夜、不规律饮食、过量喝酒等。

2021-07-12 23:2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冷汗

冷汗,指因紧张、惊惧或疾病等导致汗出而自觉有冷感。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

  • 症状起因:人有时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突然受到惊吓时,手掌、足底、腋窝部以及面部都可出汗,这叫精神性出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出冷汗”。有时人吃了葱、蒜、辣椒、杨梅、酸杏等酸辣食物时,面和颈部常出现汗珠甚至大汗淋漓,这叫作味觉出汗。这两种类型的出汗是没有什么特殊气味的。用中医理论来说就是阴盛阳虚,体内阴气太重。

  • 可能疾病: 厥脱 厥阴头痛 小肠气痛 气腹痛 胸痹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内科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