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高热惊厥的药物治疗
补充说明:小儿高热惊厥的药物治疗
a******W 2021-07-12 17:4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小儿高热惊厥的药物治疗可能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非处方退热药,以及、、丙戊酸钠等抗惊厥药物。由于高热惊厥可能危及生命,应立即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
1.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小儿普通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发热。该药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解热镇痛作用。本品应按体重计算剂量,注意肝肾功能监测。
2.布洛芬
布洛芬可用于缓解小儿高热惊厥时的头痛、关节痛等症状。其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缓解疼痛和发热。服用期间需注意观察胃肠道反应,长期使用需定期评估肾脏及血液学参数。
3.
可作为小儿高热惊厥急性期的紧急止痉药物。它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能够迅速控制抽搐发作。不宜与其它中枢神经抑制剂合用,以免加强其抑制作用。
4.
用于小儿高热惊厥频繁发作者的预防性治疗。它有较强的镇静作用,可以降低大脑皮层兴奋性,从而防止惊厥发生。早产儿、新生儿禁用;妊娠3个月以内的孕妇禁用。
5.丙戊酸钠
丙戊酸钠主要用于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辅助治疗。此药为广谱抗癫痫药,能阻断突触传递,稳定膜电位。对于患有肝脏疾病的患者,需要调整剂量并密切监测肝功能。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在处理小儿高热惊厥时,家长应注意保持患儿安静,避免剧烈运动,同时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024-03-02 00:48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小儿热性惊厥(febrileconvulsion,FC)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其定义为发生在婴幼儿期的伴有发热的惊厥发作,并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曾有无热惊厥病史者。目前认为对单纯FC患儿可不诊断为癫痫。热性惊厥不是“发热”和“惊厥”的简单相加,1981年Nelson及Ellenberg提出的定义,热性惊厥指的是:婴幼儿时期起病,经常为3个月至5岁之间,伴有发热但非颅内感染所引起,惊厥无其他明确原因,如发作前曾有无热惊厥发作,则此次发作不考虑为热性惊厥。《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左启华主编)一书中提出的定义:初次发作在1个月到5~6岁,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初期,当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发生惊厥,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后,方可诊断为热性惊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