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大小便失禁> 老人大小便失禁是什么原因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老人大小便失禁可能是由脑血管病变、痴呆、多发性肌炎、帕金森病、压力性尿失禁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评估和治疗。
1.脑血管病变
脑血管病变导致大脑血液循环障碍,影响了高级中枢对排泄功能的控制,进而引起大小便失禁。针对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大小便失禁,可采用药物治疗如依达拉奉、丁苯酞等改善脑循环和脑保护。
2.痴呆
痴呆会影响大脑的记忆和认知功能,包括对膀胱和肠道控制的意识和能力。这会导致患者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排泄需求或者忘记如何控制排泄行为。美金刚、卡巴拉汀等药物可用于改善轻至中度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3.多发性肌炎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骨骼肌,导致肌肉无力和萎缩。当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受损时,可能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对于多发性肌炎,可以遵医嘱使用甲泼尼龙、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4.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由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和丢失,导致纹状体多巴胺含量降低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其中运动迟缓、肌肉僵硬可能导致行动不便,容易发生尿潴留和便秘等问题。左旋多巴是治疗帕金森病的经典药物,能够提高脑内多巴胺浓度,缓解运动障碍。
5.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在腹压增高情况下,如咳嗽、打喷嚏、跑步等动作时出现不自主漏尿的现象。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盆底肌肉群逐渐松弛,尿道括约肌张力下降,易发生压力性尿失禁。可通过盆底肌训练加强盆底肌肉力量和张力,减少尿液泄漏的发生。例如凯格尔运动,通过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来增强其力量。
建议定期监测排尿频率和质量,以评估大小便失禁的程度和变化。必要时,还应进行头颅MRI、腰椎MRI以及直肠肛门超声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器质性病变。

2024-02-29 05:4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痴呆

痴呆(dementia)是指在意识清醒状态下,出现的已获得的职业和社会活动技能减退和障碍,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和丧失,视空间技能损害,定向力、计算力、判断力等丧失,并相继出现人格、情感和行为改变等障碍,且呈进行性加重过程。皮克病(Pick disease)的病因也不清楚,可能是一种多基因异常的显性遗传病。皮克病的病理与阿尔茨海默病完全不同,以局限性皮质萎缩为主,并可发现皮克细胞和皮克小体。本病始于中年的进行性痴呆,为早期缓慢出现的性格改变及社会性衰退,导致智力、记忆和语言功能的衰退,晚期可表现为淡漠、欣快,偶有锥体外系症状。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