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新生儿消化不良反应怎么办
补充说明:新生儿消化不良反应怎么办
a******W 2021-07-12 17:4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新生儿消化不良反应可以采取腹部按摩、肠道微生物调节剂、益生菌制剂、胃动力促进剂、小肠吸收功能改善剂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其他治疗。
1.腹部按摩
家长顺时针轻柔地对新生儿的肚子打圈,每次5-10分钟。此方法有助于促进气体排出,缓解腹胀、不适感。
2.肠道微生物调节剂
通过口服含有特定有益菌群的制剂来调整肠道微生态环境,通常需连续服用一定周期。该措施旨在恢复肠道正常菌群平衡状态,进而提高食物消化吸收效率及免疫力水平;可预防或减轻由不耐受所导致之诸多问题如腹泻、便秘等。
3.益生菌制剂
益生菌制剂通过增加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来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一般按医嘱规定剂量每日分次给予。益生菌能够抑制有害细菌过度繁殖,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并产生短链脂肪酸等代谢产物,在维护肠道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胃动力促进剂
胃动力促进剂通过增强胃肠蠕动来改善消化过程,例如使用多潘立酮片、莫沙必利片等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增加胃部排空速度,减少食物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从而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
5.小肠吸收功能改善剂
小肠吸收功能改善剂包括葡萄糖浆、乳糖酶等产品,旨在提升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此类药物能辅助解决因先天或后天因素引起的小肠吸收障碍所致之营养吸收不足问题。
在处理新生儿消化不良时,应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婴儿健康的药物,如非处方止泻药。同时,建议监测患儿体重增长情况,若长期无明显进展,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调整配方奶或辅食成分。
2024-01-25 12:5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完谷不化是中医术语,而西医称为消化不良,是一种临床症候群,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消化不良主要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的“脘痞”、“胃痛”、“嘈杂”等范畴,其病在胃,涉及肝脾等脏器,宜辨证施治,予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消食导滞等法治疗。
症状起因: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包括胃和十二指肠部位的慢性炎症,使食管、胃、十二指肠的正常蠕动功能失调。患者的精神不愉快、长期闷闷不乐或突然受到猛烈的刺激等均可引起。胃轻瘫则是由糖尿病、原发性神经性厌食和胃切除术所致。 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退,易受情绪影响,有时食物稍粗糙或生冷及食物过多过油腻时也可诱发。 值得强调的是,一般在家中自我治疗的轻型消化不良,大都由于情绪不好、工作过于紧张、天寒受凉或多食不易消化食物所引起,仅有轻微的上腹不适、饱胀、烧心等症状。 消化不良可由特发性、先天性、炎症性、传染性或胰腺疾病所致,也可继发于多种全身性疾病。如乳糜泻为麸质敏感性肠病,是原发性肠道吸收不良综合征。因小肠粘膜缺乏 某种肽酶,不能把麸质代谢产物α麸蛋白彻底分解,而麸蛋白对小肠粘膜有强烈损害作用。进食的麸质在肠粘膜局部刺激lgA抗体产生,而且可与lgA形成抗原-抗体原复合物,沉积于肠粘膜,在补体参与下发生变态反应,引起肠粘膜损伤。吸收不良综合征包括热带性和非 热带吸收不良综合征,及小儿乳糜泻。流行于热带地区的吸收不良综合征,以慢性脂肪泻、多种营养素缺乏,口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为特性,抗生素治疗有效;而小儿乳糜泻和非热带性吸收不良综合征病人,主要是不能耐麸质而引起吸收不良综合征。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消化、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