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细菌性痢疾> 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及治疗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发热、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通常需要抗生素治疗。由于该疾病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应立即就医。
1.腹痛
腹痛是由于病原菌侵入肠道黏膜,导致局部炎症和损伤,刺激肠壁神经而引起的。疼痛通常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可能伴有腹部压痛或肌紧张。
2.腹泻
腹泻是由志贺菌毒素作用于小肠上皮细胞,使水和电解质分泌增加所致。患者可能会出现频繁的大便次数增多,且大便呈稀水样或含有黏液和血液。
3.发热
发热是因为机体免疫系统对感染做出反应,产生炎症介质,这些介质会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发热。患儿可能出现低热至高热不等的情况,还可能伴随出汗异常。
4.脓血便
脓血便是由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和炎症因子刺激肠道黏膜,使其发生坏死脱落,同时白细胞聚集并释放出胞内内容物所导致的。粪便中混有血液和黏液,有时甚至呈果酱状,具有恶臭味。
5.里急后重
里急后重主要是因为细菌产生的毒素刺激直肠肛门部位的神经系统,导致排便感强烈但无法顺利排出。患者会出现频繁的排便欲望,但每次只能排出少量粪便,同时还可能伴随肛门坠胀感。
针对小儿细菌性痢疾,可以进行常规体检、血常规、粪便常规以及培养来确定诊断。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口服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类药物。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未经煮熟的食物,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预防脱水,并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2024-01-04 23:5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细菌性痢疾 (小儿杆菌痢疾,小儿杆菌性痢疾,小儿急性痢疾,小儿慢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简称菌痢,病原菌是肠杆菌科志贺菌属(shigella),也称痢疾杆菌(dysenteriae)。该病为小儿肠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为特点。中毒性菌痢是其中最重要的临床类型,可发生频繁惊厥、休克、呼吸衰竭,易发生死亡。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