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精神科> 儿童遗尿症> 儿童遗尿症常见原因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儿童遗尿症可能由遗传因素、睡眠障碍、膀胱功能异常、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神经源性膀胱等病因引起,治疗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建议患儿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1.遗传因素
遗尿症可能具有家族遗传倾向,若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存在遗尿的情况,则孩子发生遗尿的概率较高。针对遗传因素导致的遗尿症,可遵医嘱使用遗尿报警器进行治疗。遗尿报警器能够唤醒患者排尿,从而建立条件反射,改善遗尿的症状。
2.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进而引起遗尿。对于由睡眠障碍引起的遗尿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片、阿戈美拉汀片等药物来改善睡眠质量。
3.膀胱功能异常
膀胱功能异常包括膀胱容量减少或过度敏感,可能导致夜间尿意频繁但每次尿量较少,从而诱发遗尿。针对膀胱容量异常的问题,可以通过定时排尿训练和盆底肌肉锻炼来增加膀胱容量,如间歇性排尿法、提肛运动等。
4.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会影响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能力降低,导致夜间尿量增多,易出现遗尿现象。调整生活习惯是管理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的重要方法,睡前限制液体摄入量,白天适当增加水的摄入量以帮助晚上产生更浓缩的尿液。
5.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是指由于大脑、脊髓或周围神经损伤导致膀胱控制功能受损,此时可能会导致膀胱无法完全排空,残余尿量增加,容易诱发遗尿。物理疗法有助于增强盆底肌和膀胱的功能,常用的方法有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等。
建议定期监测孩子的尿床频率以及日间尿频、尿急等症状,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必要时,可以进行超声波检查、尿流动力学评估等,以进一步了解膀胱和尿道的功能状态。

2024-01-24 14:3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儿童遗尿症

儿童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有尿显裤子的现象。由于尿道口受刺激、脊椎疾病、糖尿病等引起的晚上睡眠 时排尿不属于遗尿症。儿童期较常见。据统计,4岁半时有尿床现象者占儿童的10-20%,6-7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9岁时约占5%,而15岁仍尿床者只占2%。本病在性别比例中,男孩与女孩的比例约为2:1。遗尿症的患儿,多数能在发病数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但也有部分患儿,如未经治疗,症状会持续到成年以后。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