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血氨> 血氨增高的五个原因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血氨增高可能与肝硬化、肝炎、肝功能衰竭、尿毒症或肠源性巨球蛋白血症等疾病有关,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患者应尽快就医以评估肝脏功能和血液中的氨含量。
1.肝硬化
肝硬化时,肝脏无法有效代谢血液中的氨,导致其积累并引起脑水肿和昏迷。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水剂进行治疗,如螺内酯片、片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2.肝炎
肝炎可损伤肝脏,影响氨的代谢和转化,使其在体内积聚,进一步加重肝脏损害。保肝治疗是主要手段,包括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片、恩替卡韦片等口服给药。
3.肝功能衰竭
肝功能衰竭会导致肝脏解毒能力下降,无法将血氨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引起血氨增高。可以遵医嘱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护肝类药物改善病情。
4.尿毒症
尿毒症患者的肾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氨,导致血氨水平升高。透析疗法是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人工肾替代肾脏部分功能,帮助身体排除废物和多余水分。
5.肠源性巨球蛋白血症
肠源性巨球蛋白血症是指肠道黏膜通透性增加,使巨球蛋白从血液循环中渗漏到腹腔中,进而被巨噬细胞吞噬降解产生大量胺类物质,其中就包含氨。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奥美拉唑镁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等质子泵抑制剂来控制症状。
针对血氨偏高,建议定期监测血氨浓度,以评估病情变化。同时注意饮食调整,减少蛋白质摄入,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2023-12-31 14:1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肝硬化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临床上早期由于肝脏功能代偿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癌变等严重并发症。肝硬化在我国以20~50岁的男性多见,青壮年的发病多与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及某些寄生虫感染有关。

推荐医生更多

常新庭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向建 主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张金敏 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王敏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