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嗳气泛酸及恶心呕吐的症状
补充说明:嗳气泛酸及恶心呕吐的症状
a******W 2021-07-12 17:4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嗳气、泛酸、恶心、呕吐以及上腹部不适等症状可能与胃食管反流病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进行诊断和治疗。
1.嗳气
嗳气通常由胃肠道气体积聚和压力增加导致的消化道运动障碍所致。嗳气多发生在胸骨切迹下方至屈氏韧带之间,即膈下区域。
2.泛酸
泛酸可能与胃炎或胃溃疡等疾病有关,这些疾病会导致胃黏膜受损,使胃酸更容易流入食管。泛酸主要发生于上腹部,但也可能扩散到胸部或喉咙。
3.恶心
恶心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伴随症状,如胃肠功能紊乱、食物中毒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神经反射性呕吐中枢兴奋,进而引发恶心感。恶心的感觉通常位于咽喉部,但也可能向其他部位放射。
4.呕吐
呕吐是身体为了排出有害物质而做出的防御反应,常见于急性胃肠炎、颅内压增高等情况。此时胃肠道受到刺激,产生强烈的收缩和痉挛,从而引发呕吐。呕吐常发生于贲门附近,但也可影响整个消化道。
5.上腹部不适
上腹部不适可能与胃炎、胃溃疡等疾病有关,这些疾病会引起胃部肌肉紧张和炎症,导致疼痛或不适感。上腹部不适通常集中在胸骨下方和肚脐上方的位置。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胃镜检查以评估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情况;还可进行碳呼气试验来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和促动力药(莫沙必利)。患者应避免食用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豆类和高纤维食品,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减少症状的发生。
2024-01-12 06:17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噫气俗称“打饱嗝”、“饱嗝”,是各种消化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伴有噫气症状。嗳气,在中医讲,属于“气机上逆”。噫气是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亦属胃气失和而上逆的一种表现。
症状起因:噫气疾病病因 1,饮食不节,恣食生冷水果或粘滑难消化等物,致使损伤脾胃,其物滞于中宫,宿食不化故为噫气。《病源论》曰;“谷不消,则胀满而气逆,所以好噫而吞酸。” 2,外感风寒,寒气客于胃,可致噫气。如《伤寒论》曰;“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鞭,噫气不除” 3,忧愁思虑过度,因伤脾胃;或暴怒伤肝,肝气乘胃皆可致噫气。 4,病后或年迈脾胃虚弱,胃虚气逆,可致噫气。 发病机理 噫气之病机,主要是脾胃不和,胃气上逆所致。胃为水谷之海,无物不受,若因饮食不调,起居不时,致脾胃阴阳不和,脾之清阳不升,胃之浊阴不降,或胃中生痰生火,或脾胃虚衰,致使胃气上逆而为嗳气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消化
胃康灵胶囊
柔肝和胃,散瘀,缓急止痛。用于肝胃不和、瘀血阻络所致的胃脘疼痛、连及两胁、嗳气、泛酸;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铝碳酸镁片
用于慢性胃炎和与胃酸有关的胃部不适症状,如胃痛;胃灼热感(烧心);酸性嗳气;饱胀等。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 1.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 2.已经治愈的食管炎患者防止复发的长期维持治疗 3.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的症状控制 4.与适当的抗菌疗法联合用药根除幽门螺杆菌,并且愈合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十二指肠溃疡,防止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性溃疡复发
丹莪妇康煎膏
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软坚化积。用于妇女瘀血阻滞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期不适、癓瘕积聚,以及盆腔子宫内膜异味症见上述症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