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的中医病因病机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小儿腹泻的中医病因病机可能因脾胃虚弱、脾肾阳虚、乳食积滞、外感风寒、外感暑湿等引起,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调理。建议患儿及时就诊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导致消化功能减弱,水谷运化失常,进而出现腹泻的症状。可选用健脾消食类中药进行调理,如党参、白术等。
2.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会导致体内阴寒内盛,影响到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从而引起腹泻。宜用温补脾肾药物改善病情,代表方剂有四神丸、附子理中汤等。
3.乳食积滞
乳食积滞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或不耐受,导致脾胃运化失常,食物停滞于胃肠而引起的腹泻。可通过消食导滞的方法来缓解症状,常用药包括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等。
4.外感风寒
外感风寒会引起肠胃不适,使气血运行不畅,进一步加重脾胃虚弱状态,导致腹泻的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使用解表散寒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荆防败毒散、藿香正气水等。
5.外感暑湿
外感暑湿时邪之气容易侵袭人体,从口鼻而入,蕴结于中焦脾胃,致脾胃运化失常,水液代谢障碍,发生泄泻。此时可选用清热祛湿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葛根芩连汤、三仁汤等。
建议患儿平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舌下含服硝酸异山梨酯片或者口服盐酸氯丙嗪片的方式减轻恶心呕吐症状。

2024-03-16 12:3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积滞

乳食不化症又称小儿积滞,属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因乳食内积,脾胃受损所致,以小儿腹泻或便秘,呕吐,腹胀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肠胃疾病。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