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遗传性共济失调> 小脑遗传性共济失调怎么治

小脑遗传性共济失调怎么治

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脑遗传性共济失调怎么治

补充说明:小脑遗传性共济失调怎么治

a******W 2021-07-12 17:38

遗传性共济失调 痉挛 步态不稳 肌肉 关节 肢体无力 吞咽 发音不清 消化 维生素B 叶酸 肌肉紧张 深静脉血栓形成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小脑遗传性共济失调可以通过平衡功能训练、物理疗法、语言疗法、营养支持治疗、抗痉挛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平衡功能训练
平衡功能训练包括一系列针对维持身体姿势和协调运动的活动,如站立、行走练习,在指导下进行渐进难度提升。此措施有助于改善因小脑遗传性共济失调导致的步态不稳和姿势摇晃。通过反复训练可增强肌肉力量及神经系统的协调性。
2.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涉及针对性地使用各种器械进行肌力强化、关节活动度增加以及平衡能力提高等活动。此法有助于缓解由小脑遗传性共济失调引起的肢体无力和协调障碍。特定的锻炼计划旨在促进受损区域的功能恢复。
3.语言疗法
语言疗法通常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包括发音练习、呼吸控制和言语流畅性的训练。对于小脑遗传性共济失调患者而言,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改善声带控制和吞咽功能,从而减轻发音不清等问题。
4.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包括调整饮食结构,提供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并可能需要补充维生素B族和叶酸。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支持神经系统健康,对小脑遗传性共济失调患者的康复有益。但须注意避免过量摄入可能导致代谢负担加重。
5.抗痉挛药物
抗痉挛药物包括苯海索、巴氯芬等,需依据医嘱确定剂量并定期服用。这类药物能有效缓解由小脑遗传性共济失调引发的肌肉紧张和僵硬。选择合适的药物是关键,因为每种药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证。
在治疗小脑遗传性共济失调的过程中,应密切监测任何潜在并发症的发生,如深静脉血栓形成。此外,建议定期评估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需求,以确保获得全面的支持和护理。

2024-03-26 14:2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遗传性共济失调 (布-马二氏综合征,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

遗传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ataxia)是一组以慢性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为特征的遗传变性病;世代相传的遗传背景、共济失调表现及小脑损害为主的病理改变是三大特征。本组疾病除小脑及传导纤维受累外,常累及脊髓后柱、锥体束、脑桥核、基底核、脑神经核、脊神经节和自主神经系统等。共济失调步态最先出现且逐渐加重,最终使患者卧床,临床症状复杂、交错重叠,即使同一家族也可表现高度异质性。

适用药品

维生素B1片

1.适用于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或Wernicke脑病。亦用于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的辅助治疗。2.全胃肠道外营养或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不良时维生素B1的补充。3.下列情况时维生素B1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或哺乳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烧伤、血液透析、长期慢性感染、发热、重体力劳动、吸收不良综合征伴肝胆系统疾病(肝功能损害、酒精中毒伴硬化)、小肠疾病(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腹泻、局限性肠炎、持续腹泻、回肠切除)及胃切除后。4.大量维生素B1对下列遗传性酶缺陷病可改善症状: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Leigh病)、支链氨基酸病,乳酸性酸中毒和间歇性小脑共济失调

人参败毒胶囊

益气解表,散寒祛湿。用于气虚外感风寒湿邪所致恶寒,发热,无汗,口渴,头痛,肢体酸痛沉重,乏力咳嗽鼻塞流清涕,舌苔白腻,脉浮无力。

食道平散

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贲门痉挛、食道狭窄梗阻、食道炎和各种咽喉炎等。主要用于中、晚期食道癌引起的食道不适、吞咽困难、滴水不下、噎嗝、反涎及各种食道疾患,也可用于放疗,化疗的配合治疗及正常人食道和胃肠道的癌变防治。

二十五味珊瑚丸

开窍、通络、止痛。用于“白脉病”、神志不清,身体麻木、头晕目眩、脑部疼痛、血压不调,头痛,癫痫及各种神经性疼痛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