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神经性厌食症状
补充说明:神经性厌食症状
a******W 2021-07-12 17:3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神经性厌食症的典型症状包括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腹部不适、疲劳、皮肤干燥等,通常需要专业医生评估和治疗。
1.食欲减退
食欲减退是因为患者存在心理上的进食障碍,如对体重和体型的过度关注,导致情绪压力大而影响食欲中枢的功能。食欲减退可能表现为长期不感到饥饿或对食物缺乏兴趣,通常发生在消化系统中,但并不直接涉及胃肠道器官结构的问题。
2.体重下降
由于长时间节食或刻意减少摄入热量,导致能量消耗大于摄入,进而出现体重持续下降的现象。体重减轻通常伴随着脂肪组织的减少,这会导致身体基础代谢率降低,影响机体正常生理功能。
3.腹部不适
当厌食症患者为了追求瘦而过度节食时,可能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从而引发腹胀、腹泻等不适感。这些不适感通常出现在上腹部,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
4.疲劳
厌食症患者的营养不良可能导致贫血,进而引起乏力、疲劳的症状。这种症状可能随着活动量增加而加剧,休息后无法缓解。
5.皮肤干燥
厌食症患者体内水分丢失过多,加上蛋白质摄入不足,可使皮肤失去弹性,变得干燥粗糙。皮肤干燥可能表现在全身各处,尤其是在手掌和脚底,严重时可能出现皮疹或瘙痒。
针对厌食症的相关症状,建议进行体格检查、血液生化检查以及精神状态评估。治疗措施包括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认知行为疗法和家庭治疗,必要时医生会开具抗抑郁药或激素替代治疗。患者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B群及铁质,以支持新陈代谢过程。
2024-03-16 21:18
举报向医生提问
神经性厌食(anonexianervosa)一词系1874年首创,亦称神经性食欲不振,以长期原因不明的厌食,显著的体重减轻为其特征。发病年龄在10岁以上,女性青少年为多见,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严重的营养不良与极度衰竭,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发育。原因还未完全查明的精神障碍,特征是为保持体型瘦削而长期过分节食或拒食,以致造成体重锐减﹑营养缺乏、代谢和内分泌功能紊乱,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多见於青少年期,女性患病率远高於男性。经适当治疗可以康复。临床上要与躯体疾病引起的消瘦相鉴别。由于患者并不缺乏食欲,不是厌食,而是主动拒食,因此神经性厌食一词名实不符。发病频率因时因地而异,西方工业化国家中发病率较高,1970年代的年平均发病率为每10万人0.37~1.6例。纵向调查显示,近20~30年来发病率上升。多为女性,男性只占总病例数的4~6%。英国寄宿学校的12~18岁女生中,神经性厌食的患病率为0.5%。首次发病年龄一般在10~30岁之间,约80%的病例始发於13~20岁之间。美、英等国的调查表明,经济富裕的上、中层家庭中,以及像芭蕾舞演员这类强调身材苗条的职业中,本病的发病率较高。中国目前尚无流行学调查资料。
症状起因:病因迄今尚未完全弄清楚。一、病人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内分泌系统均无原发性器质改变。中枢神经系统与摄食有关的部位(下丘脑)是否存在著分子水平的变化,抑或完全是心因性障碍则都还不能肯定。二、目前多认为,神经性厌食的发病,是生物学易感素质与社会─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生物学因素起素因作用,心理学因素起诱因作用,而社会影响起病理塑型作用。支持生物学素因假说的证据主要有:女病人100%有月经停止,约20%的病例在病程早期体重还在正常范围时,便出现月经停止和中枢性体温调节障碍,提示下丘脑有原发的功能失调。有间接证据表明,患本病时下丘脑多巴胺受体有抑制性反馈控制缺陷,导致该处儿茶酚胺类神经介质活动增强。神经性厌食与特纳氏综合症(XO综合症)和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同时存在的频度,远远超过机遇的频度,推测染色体畸变可增加神经性厌食的易病性。
就诊科室:心理、神经
正天丸
疏风活血,养血平肝,通络止痛。用于外感风邪、瘀血阻络、血虚失养、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颈椎病型头痛、经前头痛。
肠内营养混悬液(TPF)
本品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或部分胃肠道功能,而不能或不愿进食足够数量的常规食物,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应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主要用于:1.厌食和其相关的疾病-因代谢应激,如创伤或烧伤而引起的食欲不振-神经性/精神性疾病或损伤-意识障碍-心/肺疾病的恶病质-癌性恶病质和癌肿治疗的后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2.机械性胃肠道功能紊乱-颌面部损伤-头颈部癌肿-吞咽障碍-上消化道阻塞,如食管狭窄;3.危重疾病-大面积烧伤-创伤-脓毒血症-大手术后的恢复期;4.营养不良病人的手术前喂养;5.本品能用于糖尿病病人。
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
用于治疗因缺钙、锌引起的疾病,包括骨质疏松、手足抽搐症、骨发育不全、佝偻病、妊娠妇女和哺乳期妇女、绝经期妇女钙的补充,小儿生长发育迟缓,食欲缺乏,厌食症,复发性口腔溃疡以及痤疮等。
乐儿康颗粒
益气健脾,和中开胃。用于提高小儿机体免疫力;治疗小儿食欲不振、厌食偏食、营养不良及营养平衡失调引起的面黄体弱、发育迟缓、夜寝不宁、小儿多动症以及急慢性腹泻,腹胀便溏、消化不良及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