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普内科> 免疫力低下低热症状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免疫力低下伴随低热症状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建议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医生可能会询问相关症状如发热、倦怠、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以及夜间盗汗等。
1.发热
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可能导致感染控制不力,持续存在病原体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从而出现体温调节中枢异常升高体温的情况。发热通常出现在核心体温上升超过正常范围(36.5-37.5℃)时,可能伴有出汗、脸红等现象。
2.倦怠
由于自身免疫状态较差,无法有效抵御外源性入侵,导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此时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进而会出现乏力的症状。倦怠感主要表现在白天精神萎靡不振,活动后尤为明显。
3.食欲减退
当患者存在免疫低下时,可能会因为胃肠道黏膜屏障受损而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导致食欲减退。食欲减退可能导致摄入营养不足,进一步削弱身体抵抗力,可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
4.体重下降
体重下降可能是由于长期慢性感染或其他慢性疾病引起的代谢紊乱所致,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体重减轻可能伴随着肌肉量减少和脂肪组织减少,这表明身体正在消耗自身的储备以维持生命活动。
5.夜间盗汗
夜间盗汗可能与自主神经系统紊乱有关,是免疫功能低下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盗汗通常发生在睡眠中,醒来时发现床单被汗水浸湿,且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
针对免疫力低下低热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以及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项目来评估免疫状态。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以及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肠溶片、脾氨肽口服溶液等。同时,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疲劳,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2024-01-12 19:0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低烧 (低热)

低热:正常人的体温,口腔温度一般为35.8~37.4℃。在正常状态,正常人的体温不应高于37.5℃。如果经常高于37.50℃,就是低热。正常人的体温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早晨较低,下午较高冬季较低,夏季较高;妇女在月经前和妊娠期体温也稍高。但这些都不属于低热范围,而是正常的生理变动。

  • 症状起因:引起患者长期低热的原因非常多,大体上可分三类:首先是感染性低热,这种在生活中最为常见,约占40%左右,而在所有的感染性低热中,以结核菌感染最多。结核菌感染表现为午后低热,还可能伴有咳嗽、乏力、夜间或睡醒后出汗等。慢性胆道感染、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盆腔炎、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艾滋病、亚急性心内膜炎及病毒等引起的长期低热也较常见。其次是非感染性发热,包括甲状腺机能亢进、风湿热、红斑狼疮、血液病、肿瘤、药物热等。再次是功能性发热,多见于青年女性和3岁以内的儿童,上午以发热为主,也可能伴随有出汗、手颤、失眠、乏力和不想吃饭等。

  • 可能疾病: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急性浅表性包皮龟头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 慢性乙肝 阴疮

  • 就诊科室:内科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