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双手震颤> 双手震颤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精选回答(1)

袁俊丽 主任医师 邯郸市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脑血管病,脑炎,痴呆,多发性硬化症,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

提问

双手震颤的症状一般有手部活动受限、肌肉僵硬、姿势步态异常等,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缓解。

1、手部活动受限

双手震颤可能是由于脑内神经递质异常引起的,会影响大脑的功能,导致患者出现手部活动受限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甲钴胺片、谷维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不适症状。

2、肌肉僵硬

双手震颤可能是由于长期保持同一种姿势、肌肉损伤等原因引起的,会导致患者出现肌肉僵硬、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通过红外线治疗、微波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疼痛症状。

3、姿势步态异常

双手震颤可能是由于帕金森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原因引起的,会导致患者出现姿势步态异常的症状,如走路时会出现慌张步态、走路不稳等。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左旋多巴片、盐酸金刚烷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脑深部电刺激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除此之外,双手震颤还可能会出现运动障碍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查明具体病因后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1-11-01 15:1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双手震颤

单凭双手震颤不能诊断为帕金森病。因为引起双手震颤的原因可以有许多。我们首先应该了解震颤有多种类型。根据震颤与随意运动的关系,可以将震颤分为以下几类:静止性震颤、姿势性震颤、意向性震颤、其他震颤。

  • 症状起因:静止性震颤:是在静止或肌肉放松状态下出现的节律性震颤,一般频率多为4-g次秒,一般要比单纯性震颤稍慢,幅度稍大,而比动作性震颤的频率快,幅度略小。在静止状态下出现,运动时减轻或消失,多以肢体远端比较明显。静止性震颤是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帕金森病的静止性震颤常伴肌张力增高,于检查时可发现“齿轮样”或“铅管样”强直,在头颈伸屈及肘、腕关节被动活动时容易发现。其键反射可以正常,也不伴病理反射和感觉障碍。震颤累及的部位、震颤频率与幅度具有特征性;震颤是否影响运动功能取决于震颤的严重程度。姿势性震颤:是在身体主动地保持某一姿势时出现震颤,多见于肢体的远端,震幅较小者,肉眼觉察不显著。偶尔也可能在动作时震颤略微明显,但大多在固定某一姿势时最为明显。一般较静止性震颤细而快,一般频率8-12次秒。临床上常见的姿势性震颤有以下3种:①变异性生理性震颤。系生理性震颤强化所致。如应用肾上腺素后、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低血糖、情绪紧张、焦虑、惊恐、疲劳等引起的震颤,也见于可卡因、酒精中毒和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认为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调节反应增强有关。②家族性震颤,也叫单纯性震颤或特发性震颤。它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震颤,可以发生于各年龄段,震颤的幅度随肌肉紧张程度而变化。震颤主要见于上肢远端,累及下肢较少,口唇、下领、舌等部位也可以发生。注意与帕金森病的静止性震颤、小脑病变引起的动作性震颤相鉴别。③扑翼样震颤。系由于既有基底节病变又有小脑性共济失调而引起。此种震颤比较粗大、节律较慢,呈对称性累及四肢,肌张力高低可变。这种震颤颇似鸟类扇动翅膀样,故名“扑翼样震颤”。主要见于肝豆状核变性、肝性脑病、尿毒症等代谢性脑病。意向性震颤:也称动作性震颤。是指出现于随意运动时的震颤。特点是在随意运动中或将要接近目标时震颤最为明显,主要见于小脑及其传出通路病变时。意向性震颤也可以不伴肌张力的减低,只是在肢体运动时才出现。其他震颤:如瘾病性震颤,大多数为动作性震颤,也有呈静止性震颤者。震颤多限于一侧肢体或波及全身。幅度大小不一,常无一定规律。多数较为粗大,有时呈摇动状。分散患者注意力时,震颤往往缓解;集中注意其震颤部位时,症状多加重。常有心因性诱因或伴有瘾病的其他征象。

  • 可能疾病:共济失调  重金属中毒  颤证  宾斯旺格病  老年人帕金森病  

  • 常见检查: 血清FT4  

  • 就诊科室:神经、内分泌

推荐医生更多

张彩东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余明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侯万东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