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脂肪泻是怎么回事
补充说明:脂肪泻是怎么回事
a******W 2021-07-13 17:2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脂肪泻可能是由胰腺功能不全、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小肠淋巴管扩张、慢性胰腺炎、遗传性胆盐吸收障碍综合征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胰腺功能不全
胰腺分泌的消化酶不足导致食物中的脂肪不能被完全消化和吸收,从而引起脂肪泻。轻至中度的胰腺功能不全可以通过饮食调整来缓解,严重时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如胰酶替代剂。
2.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会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流入小肠,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进而引发脂肪泻。对于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病,例如酒精性肝病患者应戒酒,药物引起的需停用相关药物。同时,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片、水飞蓟宾葡甲胺片等利胆药进行治疗。
3.小肠淋巴管扩张
小肠淋巴管扩张会影响淋巴液回流,增加肠道渗透压,使水分和电解质通过受损的黏膜进入肠腔,引起腹泻。小肠淋巴管扩张除了手术切除外,还可以考虑内镜下微创介入治疗,如经口内镜下裂孔疝修补术、内镜下粘连松解术等。
4.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胰腺组织受到长期炎症刺激而出现纤维化,导致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减少,造成脂肪消化吸收不良,引发脂肪泻。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胰酶制剂,如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多酶片等改善症状。
5.遗传性胆盐吸收障碍综合征
遗传性胆盐吸收障碍综合征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胆盐吸收异常,使得脂肪消化和吸收受阻,引发脂肪泻。患者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等利胆药物来进行调理。
建议定期监测大便次数和质量,以及体重变化,以评估病情进展。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腹部超声、小肠造影或粪脂测定等进一步的诊断测试。
2024-03-09 05:05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临床上早期由于肝脏功能代偿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癌变等严重并发症。肝硬化在我国以20~50岁的男性多见,青壮年的发病多与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及某些寄生虫感染有关。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