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脑病的早期症状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胆红素脑病的早期征象包括嗜睡、肌张力减低、吸吮反射减弱、喂养困难以及未结合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的黄疸。这些症状可能表明神经系统受损,需紧急医疗评估和干预。
1.嗜睡
由于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脊液屏障,使神经核黄染,导致大脑功能障碍,从而影响睡眠中枢的功能,出现嗜睡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大脑皮层和下丘脑等部位,这些区域与觉醒状态的调节有关。
2.肌张力减低
胆红素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多种酶的活性,包括参与能量代谢的酶类,进而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和传导性。高浓度的胆红素可以竞争性地抑制胆碱酯酶,使乙酰胆碱不能被水解而持续作用于胆碱受体,产生抑制效应,导致肌肉松弛。通常首先出现在四肢近端,随着病情进展可能扩散至全身。
3.吸吮反射减弱
胆红素可与细胞膜上的胆红素转运蛋白竞争结合位点,干扰其正常功能,影响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尤其是钠离子的跨膜运动。这会导致细胞内环境稳定性下降,影响神经信号传递,从而降低吸吮反射的强度。吸吮反射减弱可能最先在口腔周围区域如嘴唇和舌头感受到。
4.喂养困难
当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时,未结合胆红素会与脑组织内的钙蛋白结合形成胆红素钙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具有毒性,能损伤神经细胞膜并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导致神经传导异常。此时可能会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进而引发喂养困难的情况。此症状多发生在消化道,但也可涉及整个身体。
5.黄疸
未结合胆红素随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在肝细胞内受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作用与硫酸盐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又称为直接胆红素。如果此过程受阻,则未结合胆红素蓄积,超过肝细胞的摄取能力,就会发生黄疸。皮肤、巩膜和黏膜是黄疸最常受影响的部位,但也可能波及其他器官。
针对胆红素脑病,建议进行血清胆红素测定、头颅磁共振成像等相关检查以评估胆红素水平和脑部状况。治疗措施可能包括光疗以降低胆红素水平,以及必要时使用白蛋白输注。家长应注意密切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避免过度疲劳和剧烈运动,保证充足休息,同时注意饮食调理,避免摄入过多含脂食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2024-01-13 12:1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嗜睡

嗜睡是一种神经性疾病,它能引起不可抑制性睡眠的发生。嗜睡是一种过度的白天睡眠或睡眠发作。这些睡眠阶段会经常发生,且易发生的时间不合适宜,例如当说话、吃饭或驾车时。尽管睡眠可以发生的任何时间,但最常发生的是在不活动或单调、重复性活动阶段。

  • 症状起因:一、环境因素。如果生活比较孤独、单调,环境比较寂寞,再加由于体力欠佳,心脏功能不好,或患有骨关节病等,往往不爱活动,容易出现嗜睡。二、身体因素。体力衰弱,特别是身患一些全身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或肺部感染等,早期症状往往是精神萎靡和嗜睡。如老年性肺炎,有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倦怠嗜睡,而其他症状如发烧、白细胞增多等,反而不甚明显。三、药物因素。主要指安眠药的副作用,因为有的安眠药作用时间比较长,另外若有慢性肾功能衰竭或低白蛋白血症,容易出现安眠药的后作用,后作用表现为第二天起床后精神不佳,倦乏嗜睡。四、脑部因素。当出现嗜睡状态,首先应该考虑是否有脑部病变。脑部的炎症、脑瘤、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症和脑血管疾病等,都会出现嗜睡状态。若怀疑是脑部疾病引起的嗜睡时,应及时到医院做详细检查,以便及早诊断

  • 可能疾病:慢性乙肝  慢性疲劳综合症  性交晕厥  小儿暑温  湿热病  

  • 常见检查: 脑脊液脑膜炎球菌抗原  半乳糖血症筛查  脑脊液胶体金试验  枫糖尿症筛查  红细胞二磷酸甘油转移酶  尿维生素B6  

  • 就诊科室:神经

推荐医生更多

张彩东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余明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侯万东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