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垂体后叶素治疗尿崩症
补充说明:垂体后叶素治疗尿崩症
a******W 2021-07-13 17:2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垂体后叶素治疗尿崩症可采取垂体后叶素注射液、抗利尿激素、氢、卡马西平、奥曲肽等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垂体后叶素注射液
垂体后叶素通过静脉注射给药,能够收缩内脏血管、降低血压,从而起到止血作用。垂体后叶素中含有加压素,可使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增加,导致尿量减少,进而缓解尿频的症状。
2.抗利尿激素
抗利尿激素通过口服或注射进入体内,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的受体,促进水的重吸收,提高血浆渗透压,减少尿量。抗利尿激素能增强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提高尿比重,有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和多尿症状。
3.氢
氢通常每日一次口服给予,剂量依医嘱调整,效果取决于个体差异。本品为利尿剂,具有排钠潴钾的作用,因此对于水肿患者有较好的消肿效果。
4.卡马西平
卡马西平一般需要遵医嘱服用,起效时间因人而异,通常为数日至数周。此药物属于抗惊厥类药物,其机制主要是抑制异常放电的扩散,阻断神经元过度兴奋,从而改善癫痫发作频率。
5.奥曲肽
奥曲肽主要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具体用法及用量需遵循医生指导。奥曲肽是一种生长抑素类似物,能够竞争性地占据生长抑素受体,发挥生物效应,从而减轻胰腺外分泌功能亢进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在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尿崩症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电解质平衡,因为该药物可能导致水中毒。另外,垂体后叶素还可能引起头痛、心悸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并调整治疗方案。
2024-01-26 06:49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尿量超过3L/d称尿崩。引起尿崩的常见疾病称尿崩症。尿崩症(diabetes insipindus)是指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VP)又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分泌不足(又称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组症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
醋酸去氨加压素片
弥凝用于治疗中枢性尿崩症,夜间遗尿症(五岁或以上的患者)。
参芪降糖颗粒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病。
瑞格列奈片
用于饮食控制及运动锻炼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患者。瑞格列奈片可与二甲双胍合同。与各自单独使用相比,二者合用对控制血糖有协同作用。
丙戊酸钠缓释片
用于治疗全身性及部分发作性癫痫,以及特殊类型的综合症。1.全身性癫痫适用于: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强直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及混合型发作。2.部分性癫痫适用于:简单部分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部分继发全身性发作。3.特殊类型综合症:West,Lennox-Gastaut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