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急性酒精中毒的抢救与治疗措施有哪些
补充说明:急性酒精中毒的抢救与治疗措施有哪些
a******W 2021-07-13 17:2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急性酒精中毒的抢救与治疗措施包括促醒剂应用、补液治疗、解酒药使用、胃黏膜保护、营养支持治疗等。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
1.促醒剂应用
促醒剂应用包括使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盐酸纳美芬注射液等药物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加速酒精代谢。这些促醒剂能够特异性地拮抗阿片类药物的作用,从而改善由酒精抑制引起的昏迷状态。
2.补液治疗
补液治疗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其他电解质溶液来维持患者体内的水分平衡。酒精中毒会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失衡,补液有助于纠正这些异常并预防进一步的器官损伤。
3.解酒药使用
解酒药使用通常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非处方药品如维生素B群复合物片、复方鲜石斛颗粒等。这些药物中含有促进酒精代谢的成分,可加速体内酒精分解及排出,减轻醉酒症状。
4.胃黏膜保护
胃黏膜保护可以通过口服铝碳酸镁咀嚼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非处方药品实现。这类药物能形成一层保护层覆盖于受损的胃壁上,防止进一步的伤害,并促进愈合。
5.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涉及提供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可通过静脉途径给予营养补充。酒精中毒可能导致食欲不振和吸收障碍,充足的营养摄入有助于恢复体力和免疫力。
在处理急性酒精中毒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和心跳,因为重度饮酒可能引起呼吸衰竭。此外,建议定期评估患者的液体需求,避免过度补液导致水肿。
2024-02-04 23:47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一、昏迷伴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脑出血、脑梗死、脑外伤、脑肿瘤、脑脓肿、脑炎、脑寄生虫病及脑疝等。 二、昏迷伴有脑膜刺激征 各种细菌、病毒、真菌引起的脑膜炎、全身感染引起的虚性脑膜炎,脑出血、脑外伤等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脑肿瘤、脑脓肿、脑炎等侵及蛛网膜下腔,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静脉血栓形成、高颅压等。 三、全身疾病导致的昏迷 见于严重感染及内分泌及代谢障碍性疾病、电解质紊乱等。 1、感染性疾病 ○1病毒感染: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森林脑炎、脑膜脑炎、肠道病毒性脑炎、流行性出血热、脑炎型流行性感冒等;○2立克次感染;○3寄生虫感染:如脑型疟疾、急性脑型血吸虫病、弥漫性脑囊虫病等;○4感染中毒性脑病:如中毒性肺炎、中毒性痢疾、败血症等;○5螺旋体感染。 2、内分泌及代谢障碍性疾病 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自发性低血糖、慢性肾衰竭、肝性昏迷、肺性脑病、心脑综合征、胰腺病脑病、甲状腺危象、垂体性昏迷、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性昏迷、乳酸酸中毒、妊娠中毒症、严重输血反应及输液反应等。 3、电解质紊乱 如低氯血性碱中毒、高氯血性碱中毒、稀释性低钠血症。 4、其他 白血病脑病、癫痫持续状态、窒息、循环骤停等。 四、急性中毒导致的昏迷 1、气体类中毒 一氧化碳、硫化氢、苯、苯胺、丁二烯、二硫化碳等中毒。 2、农药类中毒 急性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汞、氯化苦、磷化锌、硫酸亚铊等中毒。 3、药物类中毒 巴比妥类、地西泮、异烟肼、氯丙嗪、苯妥英钠、吗啡类、颠茄类、酒精等中毒。 4、植物类中毒 苦杏仁、棉籽、毒蘑菇、钩吻、苍耳子、白果等中毒。 5、动物类中毒 毒蛇咬伤、蜂蜇伤等中毒。 6、物理因素导致的昏迷 急性中暑、溺水、触电、高山性昏迷、放射性脑病等。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急救
氯美扎酮片
用于治疗精神紧张、恐惧、烦躁不安、失眠、酒精中毒、肌肉疼痛及痉挛、风湿性关节炎等。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辅助改善中毒性肝损伤(如药物、毒物、化学物质和酒精引起的肝损伤)以及脂肪肝和肝炎患者的食欲不振、右上腹压迫感。
益心通脉颗粒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脉强心。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动脉硬化、心跳过速、心脑供血不足、心慌、胸闷、胸痛、气短、早搏、房颤、呼吸困难、乏力、心脏偷停、风心
维生素B1片
1.适用于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或Wernicke脑病。亦用于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的辅助治疗。2.全胃肠道外营养或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不良时维生素B1的补充。3.下列情况时维生素B1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或哺乳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烧伤、血液透析、长期慢性感染、发热、重体力劳动、吸收不良综合征伴肝胆系统疾病(肝功能损害、酒精中毒伴肝硬化)、小肠疾病(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腹泻、局限性肠炎、持续腹泻、回肠切除)及胃切除后。4.大量维生素B1对下列遗传性酶缺陷病可改善症状: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Leigh病)、支链氨基酸病,乳酸性酸中毒和间歇性小脑共济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