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收缩压下降> 收缩压下降舒张压不下降原因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收缩压下降舒张压不下降可能由血容量不足、药物副作用、体位性低血压、原发性低血压、体液分布异常等病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相关检查和确诊。
1.血容量不足
当存在严重的腹泻、呕吐等情况时,会导致体内水分丢失过多,引起血液浓缩,从而降低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使血管壁渗透压升高,导致血管内的水分向血管外渗出,进而引起血压下降。此外,严重脱水还会导致心脏泵血量减少,进一步降低血压。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遵医嘱使用口服补液盐溶液、氯化钠注射液等进行治疗。
2.药物副作用
某些降压药如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可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间接降低血压;β受体阻滞剂则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来减缓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血压。这些药物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血压偏低。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并调整用药方案。例如,对于服用利尿剂者,医生可能会建议适当增加饮水量以维持血容量稳定。
3.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在改变体位(从平卧位变为站立位)时,由于重力作用导致血液积聚在下肢,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相应降低而引起的暂时性血压下降。长时间站立会使下肢静脉淤血,影响静脉回流,此时心脏射血量不足以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处,因此收缩压也会随之下降。轻度的体位性低血压无需特殊处理,重度者可通过弹力袜等物理方法改善血液循环。对于重度体位性低血压且伴有头晕等症状的患者,可考虑应用米多君等拟交感神经药物提高直立位血压。
4.原发性低血压
原发性低血压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是因为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失调所致。血压下降可能是由于机体对压力感受器刺激反应减弱,导致肾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受限,无法有效地收缩外周小动脉。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原发性低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长时间站立或突然改变体位以及合理饮食等。必要时,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氟氢可的松片、屈昔多巴胶囊等升压药物进行调理。
5.体液分布异常
体液分布异常指的是身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含量比例失衡,如大量出汗或腹泻导致体液主要分布在细胞间间隙中,使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从而引起血压下降。对于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快速站起,以免加重不适症状。同时还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加重病情。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每日的血压值,以便及时发现血压波动情况。如有持续的低血压或其他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如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等。

2024-03-02 19:1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泄泻 (腹泻)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西医称泄泻为腹泻,发于婴幼儿者称婴幼儿腹泻。本病以2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秋冬季节发生的泄泻,容易引起流行。小儿脾常不足,内伤乳食,或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轻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泄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