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心动过缓的原因
补充说明:心动过缓的原因
a******W 2021-07-15 22:12
心动过缓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甲状腺功能减退 颅内压增高 心脏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心动过缓可能由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窦房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颅内压增高、药物副作用等引起,需要针对具体原因进行治疗。患者应尽快就医以评估病情。
1.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当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时,会导致心跳减慢。迷走神经是负责调节心率的重要神经系统,其过度活动会使心脏收缩减弱,从而降低心率。可以使用阿托品、山莨菪碱等药物来缓解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症状。
2.窦房结功能不全
窦房结功能不全是指窦房结无法正常地发放冲动,导致心跳节律异常。窦房结是控制心脏跳动的关键部位,其功能障碍可引起心动过缓。对于窦房结功能不全引起的症状,可以考虑安装起搏器进行治疗。
3.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影响了心脏的代谢和传导功能,进而出现心动过缓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来进行改善。
4.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时,脑脊液循环受阻,导致颅内压力持续上升,刺激延髓心血管中枢,引起心跳缓慢。针对颅内压增高的治疗方法包括去颅骨瓣减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等手术方式。
5.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可通过抑制心脏传导系统或延长心脏不应期而引起心动过缓。减少用药剂量或更换其他非心脏选择性药物可能是应对药物所致心动过缓的方法。
建议定期监测心率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电解质分析、甲状腺功能测定等实验室检查以及心电图、Holter心律监测等电生理检查。
2023-12-26 09:5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张力是经常变化的,以便更好调节心血管生理功能。一般情况下,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并不是一个病态问题。迷走神经为第10对脑神经,是脑神经中最长,分布最广的一对,含有感觉、运动和副交感神经纤维。迷走神经支配呼吸、消化两个系统的绝大部分器官,如心脏等器官的感觉、运动以及腺体的分泌。因此,迷走神经损伤可引起起循环、消化和呼吸系统功能失调。 窦房传导阻滞由于窦房结周围组织不能正常地将窦房结发出的冲动传出,使窦房结和心房肌之间发生传导阻滞,称为窦房传导阻滞。可能是窦房结产生的冲动过弱或其周围的心房组织应激性过低所致。见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及其后遗症、急性心肌梗塞等疾病。
症状起因:迷走神经是我们体内的一种植物神经,是人体自主神经,不受个人调节,比如劳累、睡眠不好等都可以出现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症状,迷走神经属于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出现心率减慢。 引起窦房传导阻滞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心脏本身疾病:急性心肌炎、心肌梗塞、心肌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2)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和颈动脉窦过敏: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引起的窦房传导阻滞多为暂时或偶发的窦房传导阻滞。 (3)某些药物的影响:洋地黄中毒、奎尼丁中毒、高血钾等。
可能疾病: 小儿洋地黄中毒 小儿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肌炎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老年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神经
左甲状腺素钠片
1、治疗非毒性的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正常);2、甲状腺肿切除术后,预防甲状腺肿复发;3、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替代治疗;4、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功能亢进症的辅助治疗;5、甲状腺癌术后的抑制治疗;6、甲状腺抑制试验。
肠内营养混悬液(TPF)
本品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或部分胃肠道功能,而不能或不愿进食足够数量的常规食物,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应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主要用于:1.厌食和其相关的疾病-因代谢应激,如创伤或烧伤而引起的食欲不振-神经性/精神性疾病或损伤-意识障碍-心/肺疾病的恶病质-癌性恶病质和癌肿治疗的后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2.机械性胃肠道功能紊乱-颌面部损伤-头颈部癌肿-吞咽障碍-上消化道阻塞,如食管狭窄;3.危重疾病-大面积烧伤-创伤-脓毒血症-大手术后的恢复期;4.营养不良病人的手术前喂养;5.本品能用于糖尿病病人。
尼妥珠单抗注射液
本品与放疗联合适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表达的Ⅲ/Ⅳ期鼻咽癌。使用本品前,患者应先确认其肿瘤细胞EGFR表达水平,EGFR中、高表达的患者推荐使用本品。检验操作应由熟练掌握EGFR检测试剂盒检测技术的实验室完成。检验中的某些失误,如使用较差的组织样本、未能严格遵从操作规程、使用不当的对照等均可能导致不可靠的结果。
肠内营养乳剂(TP)
本品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的营养不良或摄人障碍的患者,包括创伤或颅面部、颈部手术后患者;咀嚼、吞咽困难患者;意识不清或接受机械换气的患者;手术后需要补充营养的患者;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等。本品不含膳食纤维,可用于严重胃肠道狭窄病人;肠瘘病人;术前或诊断前肠道准备。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