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遗传性共济失调> 遗传性共济失调是什么引起的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遗传性共济失调可能是由遗传变异、小脑性共济失调基因突变、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相关基因缺陷或遗传性共济失调蛋白-1缺陷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遗传变异
遗传变异是指DNA序列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这可能导致细胞功能异常,进而影响身体各系统的正常运作。针对遗传性共济失调的治疗通常需要个体化方案,如应用利鲁唑片、盐酸金刚烷胺片等药物以改善症状。
2.小脑性共济失调基因突变
小脑性共济失调是由特定基因突变引起的小脑功能障碍,导致协调运动困难和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对于小脑性共济失调,物理疗法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平衡训练、肌力练习和协调活动,有助于维持和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
3.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相关基因缺陷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特定基因突变引起,导致运动协调障碍、肌肉僵硬和萎缩等症状。针对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如使用营养神经类药物维生素B12片、甲钴胺片等,以及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4.遗传性共济失调蛋白-1缺陷
遗传性共济失调蛋白-1缺陷是指与共济失调相关的蛋白编码基因的突变,导致小脑发育不全或功能障碍。遗传性共济失调的管理需考虑多学科团队协作,如神经内科医生、物理治疗师和言语治疗师,可遵医嘱服用辅酶Q10胶囊、甲钴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监测病情进展,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利于减缓疾病的进展。

2024-02-06 04:0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遗传性共济失调 (布-马二氏综合征,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

遗传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ataxia)是一组以慢性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为特征的遗传变性病;世代相传的遗传背景、共济失调表现及小脑损害为主的病理改变是三大特征。本组疾病除小脑及传导纤维受累外,常累及脊髓后柱、锥体束、脑桥核、基底核、脑神经核、脊神经节和自主神经系统等。共济失调步态最先出现且逐渐加重,最终使患者卧床,临床症状复杂、交错重叠,即使同一家族也可表现高度异质性。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