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大便憋不住> 大便憋不住是什么原因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大便憋不住可能是肛门括约肌松弛、直肠黏膜脱垂、慢性结肠炎、巨球蛋白血症、糖尿病等疾病导致的,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排便控制障碍。患者应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肛门括约肌松弛
肛门括约肌是控制排便的关键结构,其功能减弱会导致大便失去控制。这使得肠道内容物更容易从肛门漏出。针对此病状可考虑生物反馈疗法,通过专业训练增强肛门括约肌收缩力。
2.直肠黏膜脱垂
直肠黏膜脱垂是指直肠壁的一部分下移引起的一种疾病状态,当患者出现便秘、腹泻交替等情况时,容易导致腹压增加,进而诱发该疾病的发生。由于局部组织下垂压迫到邻近器官,会引起排便不尽感和里急后重等症状。对于轻度至中度的直肠黏膜脱垂,可以尝试使用高锰酸钾坐浴来缓解症状。
3.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长期慢性的炎症性肠病,在炎症因子刺激下,会导致结肠蠕动减缓,从而影响粪便排出,造成大便失禁的情况发生。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美沙拉嗪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血液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由于免疫细胞异常增殖,可能会对周围神经产生压迫作用,导致运动障碍,表现为大便失禁。患者需要接受化学治疗以消除异常增生的免疫细胞,常用方案包括环磷酰胺联合。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受损可能导致膀胱和肠道肌肉失控,从而无法正常控制大小便。患者可通过口服降糖药如格列齐特片、盐酸二甲双胍片等降低血糖水平,改善症状。
建议定期进行盆底肌群锻炼,有助于增强肛门括约肌力量。同时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保持规律的大便习惯。

2023-12-31 16:5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其他原因不明的结肠慢性炎症应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诊疗。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沾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反复发作。

  • 多发人群:20~30岁

  • 临床检查: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 —— 4000元)

推荐医生更多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陈洪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檀心广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米永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李福祥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胡志方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