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胆汁性呕吐> 胆汁性呕吐是什么样的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胆汁性呕吐是指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的胆汁逆流,可能伴有腹胀、黄疸、瘙痒等。由于胆汁性呕吐可能与严重的肝胆疾病相关,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恶心
当存在胆汁性呕吐时,由于胆管梗阻导致胆汁逆流入血,刺激胃黏膜,引发恶心。恶心感通常发生于上腹部,可能伴随食欲减退或其他消化系统不适。
2.呕吐
胆汁性呕吐主要是因为胆道受阻,胆汁无法正常排出,造成胆汁逆流进入肠道和血液中,从而引起呕吐。呕吐物中可能会含有胆汁的颜色改变,呕吐后可伴有舒适感。
3.腹胀
腹胀可能是由于胆汁淤积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此时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进而出现腹胀的情况。腹胀感常出现在上腹部,可能因饮食过量或胃肠动力减弱而加剧。
4.黄疸
黄疸是胆汁淤积所致肝细胞损伤或胆管阻塞的结果,未结合胆红素随血液循环返回肝脏,超过肝脏处理能力,部分会反流入血,形成非结合胆红素,导致皮肤和眼白发黄。黄疸通常首先表现在巩膜和皮肤,然后逐渐扩散到全身。
5.瘙痒
胆汁性瘙痒的发生是因为胆盐在体内积累并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瘙痒的感觉。瘙痒多为持续性,且难以通过简单的行为缓解,如洗澡等。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可以进行超声波检查以评估胆囊和胆管结构。对于胆汁性呕吐,可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查看是否存在胆管狭窄或结石;对于黄疸,应做血清胆红素测定来确定总胆红素水平。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奥贝胆酸等利胆药物改善不适症状。同时,注意避免高脂饮食,以免加重症状,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身体健康。

2024-02-14 21:46

举报

相关问题

查看更多问题>>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推荐医生更多

常新庭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胃肠科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向建 主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张金敏 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王敏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

施瑞华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