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心脏瓣膜疾病症状
补充说明:心脏瓣膜疾病症状
a******W 2021-07-15 22:1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心脏瓣膜疾病可能引起心悸、呼吸困难、胸痛、咳嗽、水肿等症状。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进行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1.心悸
由于心脏瓣膜病变导致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使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影响心脏的泵血效率。当心脏需要额外的努力来维持血液循环时,就会出现心跳加速的现象。心悸通常发生在胸腔中央,但也可能扩散到全身。
2.呼吸困难
心脏瓣膜病可导致心脏负荷增加,进而引起肺部充血,此时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这种症状通常出现在胸部上方,严重时可能会伴随喘息声。
3.胸痛
心脏瓣膜病会引起心脏结构改变,导致心脏壁增厚、僵硬,甚至形成瓣叶钙化,这些变化会使得心脏在收缩和舒张过程中产生压力差,从而引发胸痛。胸痛一般集中在胸前区域,有时可放射至手臂、肩背等处。
4.咳嗽
如果心脏瓣膜疾病导致左心室收缩力减弱,此时左心房血液回流至左心室增多,刺激气管黏膜而引起咳嗽反射。咳嗽多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痰液,且常在夜间或活动后加重。
5.水肿
心脏瓣膜疾病会导致心脏的排血量减少,此时身体各组织器官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下,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增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进而诱发水肿的发生。水肿首先出现在身体低垂部位,如双脚踝部,随着病情进展可向上蔓延至小腿、大腿直至腹腔。
针对心脏瓣膜疾病的诊断,可以进行超声心动图以评估瓣膜的功能异常情况。治疗方面,轻度瓣膜损害可能无需特殊处理,重度则需手术干预,如经皮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建议定期监测心电图和心脏功能指标,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限制钠盐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
2024-03-12 00:07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所谓心悸,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慌,乃是由于人们主观感觉上对心脏跳动的一种不适感觉。心悸可以由于心脏活动的频率、节律或收缩强度的改变而导致,也可以在心脏活动完全正常的情况下产生,后者系因人们对自己心脏活动特别敏感而致。患者的主要症状即为心民少数情况下,如心脏神经官能症或过度焦虑的患者,虽然没有心律失常或器质性心脏病,但由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跳有力,患者也常以心摩而就诊。
症状起因:心悸的病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心脏器质性病变,有的是由于功能性的因素所致,临床上须加以鉴别,从而进行不同的诊治。常见的引起心悸的病因有以下几种。 一、心律失常 1、过早搏动 如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及室性早搏等。 2、心动过速 如各种原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快速型心房颤动、心房补动等。 3、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高动力循环状态引起心脏收缩增强 1、生理性 如剧烈运动、大量烟、酒、茶的刺激、某些药物如阿托品、氨茶碱、肾上腺素应用等。 2、病理性 如高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缺氧、嗜铬细胞瘤等。 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如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等。 四、心脏神经官能症。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老年科
达比加群酯胶囊
预防存在以下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成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NVAF)的卒中和体循环栓塞(SEE): 先前曾有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体循环栓塞 左心室射血分数<40% 伴有症状的心力衰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2级 年龄≥75岁 年龄≥65岁,且伴有以下任一疾病:糖尿病、冠心病或高血压 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或肺栓塞(PE)以及预防相关死亡。 预防复发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或肺栓塞(PE)以及相关死亡。
人参固本口服液
滋阴益气,固本培元。用于阴虚气弱,虚劳咳嗽,心悸气短,骨蒸潮热,腰酸耳鸣,大便干燥。
地高辛酏剂
1.用于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对于高血压、瓣膜病(重度单纯二类瓣狭窄或主动脉瓣狭窄者除外)、先天性心脏病所引起的心功能不全疗效良好,尤其适用于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的心功能不全;对于肺源性心脏病、心肌严重缺血、活动性心肌炎及心肌外机械因素所致心功能不全疗效差;对继发于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及维生素B1缺乏症的心功能不全疗效差;2.用于控制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及室上性心动过速。
还原型谷胱甘肽片
用于肝损伤、肾损伤、化放疗保护、糖尿病、缺血缺氧性脑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