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肾性贫血> 肾性贫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肾性贫血可能是由铁利用障碍、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维生素B12缺乏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铁利用障碍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之一,当肾脏受损时,会导致铁吸收和利用障碍,进而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可以考虑口服补铁剂进行治疗,如硫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片等。
2.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由肾脏分泌的一种激素,能够刺激骨髓产生红细胞。其缺乏会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导致贫血的发生。补充外源性EPO是治疗肾性贫血的主要方法,例如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素α。
3.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会引起肾脏功能逐渐减退,无法正常地清除体内废物和多余的水分,从而影响血液中的电解质平衡,引起贫血。慢性肾衰竭引起的贫血通常需要通过透析来纠正电解质失衡,如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
4.尿毒症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阶段,此时肾脏已经丧失了大部分的功能,无法有效地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导致毒素在体内积累,影响造血功能。尿毒症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蔗糖铁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5.维生素B12缺乏
维生素B12是一种造血必需的物质,可以帮助身体制造红细胞。肾性贫血患者的肾脏可能无法有效吸收这种维生素,导致其缺乏。对于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贫血,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维生素B12制剂进行治疗,如维生素B12片、甲钴胺注射液等。
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肾功能指标,以评估贫血和肾功能状况。饮食方面宜选用低盐、高蛋白且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等,有利于改善贫血状态。

2024-02-17 13:1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毒症

尿毒症实际上是指人体不能通过肾脏产生尿液,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引起的毒害。现代医学认为尿毒症是肾功能丧失后,机体内部生化过程紊乱而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综合征。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称为肾功能衰竭综合征或简称肾衰。这个术语是PIORRY和HERITER在1840年描述了肾功能衰竭以后提出的。引起尿毒症的原因有: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肾小动脉硬化、泌尿道结石、前列腺肥大、膀胱癌、红斑狼疮、糖尿病等。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