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什么血栓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什么血栓

发病时间:不清楚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什么血栓

补充说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什么血栓

a******W 2021-07-15 22:14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血小板减少 心脏 性疾病 发热 疲劳 关节疼痛 皮肤苍白 呼吸困难 心脏结构异常 手术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可能出现非特异性血小板减少,但主要与瓣膜上的赘生物有关,赘生物由菌落、纤维蛋白、血小板和白细胞组成。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心脏内膜表面的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炎症性疾病。由于心内膜受损,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和蛋白质会聚集在该处形成赘生物,这些赘生物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其他微小的血凝块。患者可能经历不明原因的发热、疲劳、关节疼痛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皮肤苍白、呼吸困难等不适现象。
诊断通常需要进行超声心动图、血培养和血沉率检测。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脏结构异常和赘生物的存在,血培养可用于鉴定引起感染的微生物类型,而血沉率检测则可评估炎症反应水平。治疗通常包括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药物来清除感染源。对于复杂的病例,可能需行心脏手术以移除受损的瓣膜或修复其他心血管问题。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共用未经消毒的剃须刀或其他个人用品,以降低感染风险。同时,定期监测并记录体温变化,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迹象。

2024-02-04 22:4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内膜炎)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发生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心脏病的基础上,原无心脏病者也可发生。病原体主要为细菌,其次为真菌、立克次体、衣原体及病毒。主要表现为低中度发热、进行性贫血、乏力、盗汗、肝脾肿大、杵状指(趾),可出现血管栓塞现象,青壮年患者较多。近年来发现本病在二尖瓣脱垂,心导管检查和心脏手术后以及老年性瓣膜退行性变基础上发病有增多趋势,且发病年龄有逐渐增高趋势。草绿色链球菌是该病的最主要致病菌,但近年来已明显减少,各种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及革蓝氏阴性菌已成为主要致病菌。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