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治疗肾性贫血的药物有哪些
补充说明:治疗肾性贫血的药物有哪些
a******W 2021-07-15 22:1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治疗肾性贫血的药物包括铁剂、促红细胞生成素、罗沙司他、甲氧氯普胺、叶酸等。鉴于肾性贫血可能伴随其他疾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并及时就医以评估病情。
1.铁剂
铁剂可用于补铁和治疗缺铁性贫血。铁是血红蛋白合成的重要原料,铁剂能增加体内铁储备。口服铁剂时应选择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不适。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发生。
2.促红细胞生成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用于肾性贫血患者的治疗。该药物能够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成红细胞。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需监测血压变化,防止高血压的发生。另外,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3.罗沙司他
罗沙司他是一个新型的肾性贫血治疗药物。其通过促进血红蛋白合成来改善贫血状况。使用罗沙司他时应注意可能出现头痛、水肿等不良反应。建议定期检查肾功能。
4.甲氧氯普胺
甲氧氯普胺可缓解肾性贫血引起的恶心呕吐症状。此药物具有中枢镇吐的作用,可以抑制催吐化学感受区的多巴胺受体,从而起到止吐效果。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服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或操作机器。
5.叶酸
叶酸适用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辅助治疗。叶酸参与核酸合成,有助于纠正巨幼细胞性贫血。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厌食、恶心、腹胀等维生素B缺乏症的症状。因此需要遵医嘱用药。
患者在使用铁剂类药物进行治疗时,要注意不要与其他含钙、含铝的食物或药物同时摄入,以免影响铁的吸收。肾性贫血患者平时还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2024-02-07 16:41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 IDA)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常见贫血。在红细胞的产生受到限制之前,体内的铁贮存已耗尽,此时称为缺铁。这种贫血特点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浓度和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均降低。典型病例贫血是属于小细胞低色素型。本病是贫血中常见类型,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一是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二是铁的吸收不良,三是失血过多等,均会影响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生存而发生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