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痛阈降低> 痛阈降低的原因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痛阈降低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敏感化、肌肉紧张、神经衰弱、焦虑症或抑郁症等有关,导致疼痛感知能力下降。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1.中枢神经系统敏感化
中枢神经系统敏感化是指大脑对疼痛信号的反应增强,可能导致痛阈降低。这可能与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心理压力大等因素有关。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进行放松训练,如冥想和深呼吸练习,有助于减轻压力和改善情绪。
2.肌肉紧张
肌肉紧张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引起组织缺氧和代谢产物积累,产生酸性物质,这些物质会刺激周围神经,进而导致疼痛感。对于肌肉紧张引起的疼痛,可使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3.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能会出现头痛、失眠等症状,进而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睡眠不足,使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而感到疲乏无力。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营养神经类药物进行调理,比如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等。
4.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以持续担忧、恐惧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当病情发作时,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引起心悸、胸闷、气短等一系列不适症状。建议遵医嘱服用抗焦虑药进行治疗,常用的有盐酸帕罗西汀片、氯硝西泮片等。
5.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水平下降,导致情感调节功能异常,表现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可遵照医生的意见口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进行治疗,例如舍曲林片、氟西汀胶囊等。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也有助于身体健康。

2024-02-16 15:4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症,神劳)

神经衰弱是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以易于兴奋又易于疲劳为特征,常伴有紧张、烦恼、易激惹等情绪症状及肌肉紧张性疼痛、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这些症状不是继发于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也不是其他任何精神障碍的一部分。但患者病前可存在持久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