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粘液腺囊肿一定要切除吗
补充说明:粘液腺囊肿一定要切除吗
2021-07-07 14:2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粘液腺囊肿不一定要切除 。粘液囊肿是由于粘液腺导管阻塞,分泌物在腺体滞留不能顺利排出,导致腺体肿胀、半透明、柔软。常见于下唇、舌、腹部,多为外伤所致。患者如果早发现,注意口腔卫生,不要吃粗糙硬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可以用漱口水漱口,炎症消退后会自然愈合。如果囊肿的症状长期大小不一,且有反复发作或炎性肉芽肿无法自行愈合,则需要手术切除。
2021-07-14 15:5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粘液腺囊肿为口腔粘膜常见病,是由于小唾液腺导管阻塞后分泌液潴留而形成的浅表囊肿。主要是因轻微的外伤使唾液腺导管破裂;涎液蛋白溢入组织内所致,其次可能是粘液腺导管被阻塞;粘液滞留使腺导管扩展而成,常发生于唇粘膜,其次为颊粘膜,舌腹粘膜,而以下唇较多见。临床表现粘液腺囊肿位于粘膜下,约黄豆大小,呈半透明的无痛小疱。破裂后可流出粘液,肿胀消退,但不久又可复发。多次复发后,囊肿表面常因疤痕而呈灰白色。治疗常以外科手术切除法和碘酊注入疗法。粘液腺囊肿可发生于三对大涎腺及所有小涎腺,有潴留性囊肿及先天性囊肿两种类型,潴留性囊肿最多见,其常发生于舌下腺及小涎腺,其次为腮腺,颌下腺囊肿非常少见,是由于导管缩窄,或肿瘤、牙结石、损伤、寄生虫等造成导管阻塞所致,这种情况是一种间断的阻塞,在没有炎症时,导管的近心端腺泡扩张,形成潴留囊肿。先天性囊肿多见于腮腺,是由于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深部组织内的上皮成分发展而成,发生于小涎腺的潴留囊肿称为粘液腺囊肿,发生于其余涎腺的囊肿则按其发病部位命名,即舌下腺囊肿、颌下腺囊肿及腮腺囊肿。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γ
本品批准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临床结果表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异位性皮炎和尖锐湿疣有效。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肾癌,创伤,异位性皮炎和肉芽肿。日本批准用于治疗肾细胞癌和蕈样真菌病。欧洲批准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
1 病毒性疾病:伴有HBV-DNA、DNA多聚酶阳性或HBeAg阳性等病毒复制标志的成年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病人、伴有HCV抗体阳性和谷丙转氨酶(ALT)增高,但不伴有肝功能代偿失调(Child分类A)的成年急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尖锐湿疣、带状疱疹、小儿病毒性肺炎及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宫颈炎、丁型肝炎等。2 肿瘤:毛状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慢性白血病以及卡波济氏肉瘤、肾癌、喉乳头状瘤、黑色素瘤、蕈样肉芽肿、膀胱癌、基底细胞癌等。
甲氨蝶呤注射液
抗癌化疗甲氨蝶呤有广泛的抗癌活性谱。适用于治疗乳癌、滋养叶绒毛上皮癌及对破坏性绒毛膜腺瘤及葡萄胎病人。甲氨蝶呤可与其他化疗剂联合用于急性白血病的姑息治疗,尤其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它亦可用于治疗Burkitt氏淋巴瘤,晚期(Peter氏分期系统的III及IV期)淋巴肉瘤,尤其对儿童及用于蕈样肉芽肿的晚期病例。在高剂量方案下,甲氨蝶呤单用或联合治疗头颈上皮样癌、成骨肉瘤及运气管癌会有效。甲酰四氢叶酸钙(LeucovorinCalcium)必须在甲氨蝶呤高剂量疗法中合并使用。牛皮癣的化疗甲氨蝶呤在症状性控制严重的、顽固的、残废的牛皮癣上有价值,尤当用其他方式治疗疗效不足者为然。然而,由于其使用所伴随的高度危险,甲氨蝶呤必须用于诊断确定之后,如经过活检和/或皮肤科会诊之后。查看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