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
补充说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
a******W 2021-07-16 15:2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能由胆红素生成过多、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不足、胆汁排泄障碍、先天性溶血性疾病、母乳喂养等病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1.胆红素生成过多
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加超过了肝脏摄取和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导致未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可遵医嘱使用白蛋白进行治疗,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胆红素进入脑部。
2.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不足
由于肝细胞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完善,无法有效代谢胆红素,使其在体内积累引起黄疸。可以考虑光疗,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皮肤来帮助降低胆红素水平。
3.胆汁排泄障碍
胆汁排泄受阻使得胆红素不能正常排出体外,在体内积累形成高胆红素血症。轻度时可通过暂停母乳喂养减轻症状;重度则需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指导进行药物治疗如人血白蛋白等。
4.先天性溶血性疾病
遗传性或获得性溶血可能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进而加速胆红素产生。需要特殊治疗,例如换血疗法或输血治疗。由医师评估后决定是否适合应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
5.母乳喂养
母乳中含有一种能够使未结合胆红素变成结合胆红素的物质,从而使胆红素从肠道被吸收回血液中。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并持续至六个月以上,以促进健康生长发育。
建议密切监测新生儿的皮肤和眼白部分是否出现黄染现象,以便早期发现异常。必要时,可进行血清胆红素检测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2024-01-17 16:3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黄疸在新生儿较其他任何年龄都常见,其病因特殊而复杂,既有生理性黄疸,又有病理性黄疸,还有母乳性黄疸。这些情况要区别对待,加以处理。如果孩子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黄疸发展过快,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伴有贫血、体温不正常、吃奶不好、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有的是黄疸已经消退或减轻后又重新出现和加重,多属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常见的原因是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感染、胆道畸形和新生儿肝炎等。
症状起因:了解儿母妊娠史,分娩史,临产前有无感染及用药史,有无输血史,家族成员有无肝炎,黄疸史。注意胎次,是否早产,有无产伤、窒息、缺氧、饥饿、感染史,详细询问黄疸出现及持续时间,程度与消长情况,大小便颜色。生后有无引起黄疸的用药史(如磺胺,水杨酸制剂,大剂量维生素K3,K4等)和接触萘类史(如卫生球等)。
可能疾病: 女劳疸 新生儿迁延性胆汁淤积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 黄疸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儿科、肝病
丹莪妇康煎膏
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软坚化积。用于妇女瘀血阻滞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期不适、癓瘕积聚,以及盆腔子宫内膜异味症见上述症状者。
胆石通胶囊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右胁疼痛,痞渴呕恶,黄疸口苦,以及胆石症、胆囊炎、胆道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