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溶血性贫血> 小儿溶血性贫血的症状

小儿溶血性贫血的症状

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溶血性贫血的症状

补充说明:小儿溶血性贫血的症状

a******W 2021-07-16 15:25

小儿溶血性贫血 发热 贫血 黄疸 肝脾肿大 脾功能亢进 畏寒 面色苍白 乏力 心慌 皮肤 综合征 脾大 腹胀 呕吐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小儿溶血性贫血的症状一般有发热、贫血、黄疸、肝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等。

1、发热

小儿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可能与红细胞自身异常、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小儿会出现发热的症状,体温可达39°C以上,伴有畏寒、出汗等症状。

2、贫血

贫血是小儿溶血性贫血的主要症状,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可能与红细胞自身异常、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小儿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心慌等症状。

3、黄疸

小儿溶血性贫血还会出现黄疸的症状,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从而发生的黄疸,可表现为皮肤、黏膜发黄。

4、肝脾肿大

小儿溶血性贫血还会出现肝脾肿大的症状,由于骨髓造血功能下降,从而导致肝脾造血功能亢进,出现肝脾肿大的症状。

5、脾功能亢进

脾功能亢进是指脾脏功能增强过度,导致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小儿会出现脾大的症状,还会伴有腹胀、呕吐等症状。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儿到正规医院的小儿血液科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1-07-16 20:3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haemolyticanaemia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正常红细胞的寿命为110~120天。正常情况下,每天约有1%的衰老红细胞在脾脏中被吞噬和破坏,由新生的红细胞补充代替之,从而维持红细胞数量的恒定,以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正常小儿骨髓造血潜能很大,一般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因此,如轻度溶血时,外周血中的红细胞数能被骨髓造血功能的增加所完全代偿,此时,临床上虽有溶血存在但并不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代偿性溶血性疾病。如果红细胞的破坏超过了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则发生溶血性贫血。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