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一般是什么引起的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能是由胆红素生成过多、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不足、胆汁排泄障碍、先天性溶血性疾病、母乳喂养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胆红素生成过多
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加超过了肝脏摄取和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导致未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可以通过光疗进行治疗,即使用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皮肤来帮助分解胆红素。
2.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不足
当肝细胞受损或发育不全时,其摄取、结合和代谢胆红素的能力就会下降,从而使胆红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在体内积累。可以遵医嘱用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改善肠道环境,促进胆红素的代谢。
3.胆汁排泄障碍
如果胆道发生梗阻,胆汁无法正常排出,会导致胆红素逆流入血,引起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增高。可考虑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例如胆管引流术、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引流术等。
4.先天性溶血性疾病
由于遗传因素或其他原因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机体产生大量无效红细胞,进而使胆红素合成增多。如果是溶血性贫血所致,则需要输血来进行纠正贫血。此外还可以遵医嘱使用人免疫球蛋白注射液、甲泼尼龙片等药物抑制自身抗体产生,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5.母乳喂养
母乳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在新生儿小肠中能将胆红素水解为游离胆红素,使其又具有亲水性而易被重吸收回血液中去。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以促进胆红素的排出。同时母亲也应注意饮食均衡,避免摄入可能影响婴儿健康的食品。
针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家长需密切监测孩子的黄疸程度,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血清胆红素检测。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超声波检查以评估胆囊大小和形态是否异常。

2024-03-17 06:2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病理性黄疸

黄疸在新生儿较其他任何年龄都常见,其病因特殊而复杂,既有生理性黄疸,又有病理性黄疸,还有母乳性黄疸。这些情况要区别对待,加以处理。如果孩子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黄疸发展过快,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伴有贫血、体温不正常、吃奶不好、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有的是黄疸已经消退或减轻后又重新出现和加重,多属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常见的原因是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感染、胆道畸形和新生儿肝炎等。

  • 症状起因:了解儿母妊娠史,分娩史,临产前有无感染及用药史,有无输血史,家族成员有无肝炎,黄疸史。注意胎次,是否早产,有无产伤、窒息、缺氧、饥饿、感染史,详细询问黄疸出现及持续时间,程度与消长情况,大小便颜色。生后有无引起黄疸的用药史(如磺胺,水杨酸制剂,大剂量维生素K3,K4等)和接触萘类史(如卫生球等)。

  • 可能疾病: 女劳疸 新生儿迁延性胆汁淤积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 黄疸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儿科、肝病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