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先天梅毒孩子两岁以后什么症状
补充说明:先天梅毒孩子两岁以后什么症状
a******W 2021-07-22 18:0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先天梅毒的孩子在两岁后可能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骨骼异常、肝脾肿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听力损失等症状。这些症状表明孩子可能存在先天梅毒感染,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1.皮肤黏膜损害
由于梅毒螺旋体感染后,在体内产生的抗体刺激下,会导致机体产生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这些损伤通常出现在皮肤和黏膜上。病变可分布在全身各处,但常见于手掌、脚底、肛门和外生殖器区域。
2.骨骼异常
先天梅毒螺旋体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骨髓腔内,进而导致骨髓炎的发生。骨髓炎会引起局部充血水肿,严重时会发生坏死,形成溃疡或窦道。典型表现为长骨骨干的皮质增厚、管状骨呈葱皮样改变等。
3.肝脾肿大
先天梅毒螺旋体进入血液后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个器官,此时可能会对肝脏以及脾脏造成一定的影响,使这两个器官出现肿大的情况。患者可能伴随食欲减退、腹部不适等症状,也可能无任何临床表现。
4.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神经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经血流传播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当梅毒螺旋体侵犯神经系统时,会导致脑膜血管痉挛、缺血、水肿等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引发一系列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症状。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表现包括头痛、眩晕、失眠、多梦、健忘、心悸、耳鸣、四肢麻木、肌肉酸痛、关节不利、沉重乏力等症状。
5.听力损失
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内耳淋巴系统,直接破坏听觉器官,导致听力下降。听力损失可能为单侧或双侧,程度从轻度到重度不等,伴有耳鸣或头晕。
针对先天梅毒孩子的症状,可以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非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如TPPA)等检测。治疗措施主要是抗生素疗法,首选苄星青霉素G,对于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头孢曲松钠代替。家长应注意监测孩子的病情进展,定期带孩子复查,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营养均衡,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024-01-11 17:2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即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可以侵犯皮肤、粘膜及其他多种组织器官,可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病程中有时呈无症状的潜伏状态。病原体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而发生胎传梅毒。包括:潜伏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晚期梅毒)、妊娠合并梅毒、先天性梅毒(晚期先天性梅毒、胎儿梅毒)、神经梅毒、梅毒性关节炎、非性病性梅毒、脊髓梅毒、胃梅毒、食管梅毒、梅毒性巩膜炎、梅毒合并HIV感染。
多发人群:成年人,性活跃人群
典型症状: 硬下疳 会阴溃疡 小阴唇及前庭也有散在的白色圆形及环形丘疹 肉芽肿 斑疹
临床检查: 硬下疳 会阴溃疡 小阴唇及前庭也有散在的白色圆形及环形丘疹 肉芽肿 斑疹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30000元)
琥乙红霉素颗粒
1.本品可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2.军团菌病。3.肺炎支原体肺炎。4.肺炎衣原体肺炎。5.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6.沙眼衣原体结膜炎。7.厌氧菌所致的口腔感染。8.空肠弯曲菌肠炎。9.百日咳。10.风湿热复发、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及口腔、上呼吸道医疗操作时的预防
仁青常觉
清热解毒、调和滋补。用于“龙、赤巴、培根”各病,陈旧性胃肠炎、溃疡,“木布”病,萎缩性胃炎,各种中毒症;梅毒,麻风,陈旧热病,炭疽,疖痛,干黄水,化脓等。
丹参酮胶囊
抗菌消炎。用于痤疮,扁桃腺炎,外耳道炎,疖、痈,外伤感染,烧伤感染,乳腺炎,蜂窝组织炎,骨髓炎等。
十三味红花丸
1.藏医:补肝益肾,解毒通淋。用于肝萎缩,外伤引起的肾脏肿大,肝热症,小便癃闭,性水肿,化合毒中毒症,“亚玛”虫病。2.中医: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梅毒,疱疹,尖锐湿疣,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尿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3.运动系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肩周炎,颈椎炎,骨质增生,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外伤致骨折,挫伤等原因的各种疼痛。4.心脑血管系统:脑震荡及后遗症,脑血栓及后遗症,脑栓塞及后遗症,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症,中风,瘫痪,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各种原因引起的癫痫和惊风等。5.神经系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官能症,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各类神经性障碍,各类神经性炎症等。6.白脉病:指气血交搏,运行受阻而不能内充肚腑、外达肌筋、骨骼、损及白脉引起的以麻木、肿痛、萎缩、拘挛为特征的病症,又称“白痹”,外遇风寒湿气,内伤疫热、毒热,劳累过度等,均为诱发本病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