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高胆红素脑病的症状
补充说明:高胆红素脑病的症状
a******W 2021-07-30 17:2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高胆红素脑病的症状包括嗜睡、肌张力减低、喂养困难、惊厥、角弓反张等,这些症状可能表明神经系统受到损伤,需紧急就医以评估和治疗高胆红素血症。
1.嗜睡
高胆红素血症时未结合胆红素会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导致神经核黄染,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进而出现嗜睡。主要表现在大脑皮层和边缘系统,这些区域与觉醒状态有关。
2.肌张力减低
由于胆红素水平升高,会导致神经细胞受损,从而影响到肌肉的正常收缩和舒张,表现为肌张力下降。这种症状通常出现在四肢近端,可能伴有运动迟缓或动作不协调。
3.喂养困难
当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时,可使黏膜颜色变为金黄色,黏膜下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而容易破损。此时如果强行喂养可能会加重消化道损伤,导致患者出现厌食、呕吐等症状。此症状多发生在口腔、咽喉等部位,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呕血、便血等情况。
4.惊厥
高胆红素血症状态下,未结合胆红素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内,与脑内的神经递质结合,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的生理活动,干扰脑干呼吸中枢的代谢过程,导致神经元过度兴奋,引发惊厥。惊厥通常突然发生,可涉及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持续时间长短不一。
5.角弓反张
高胆红素血症状态下,未结合胆红素会竞争性占据脑部的神经递质受体位点,导致神经传递功能障碍,进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诱发角弓反张现象。角弓反张常伴随背部肌肉僵硬和痉挛,严重时可能导致身体前屈后仰呈弓形。
针对高胆红素脑病的症状,可以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脑电图等检查以评估脑部情况。治疗措施包括光疗降低胆红素水平,必要时需遵医嘱使用白蛋白注射液来促进胆红素的清除。新生儿家长应注意观察宝宝的临床表现,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避免高未结合胆红素对婴儿的大脑造成不可逆损害。
2024-03-21 19:5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惊厥(ConVulsion)是小儿常见的急诊,尤多见于婴幼儿。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小儿惊厥的发病率很高,据统计6岁以下小儿惊厥的发生率约为成人的10~15倍,约5~6%的小儿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其原因为:婴幼儿大脑皮层发育未臻完善,因而分析鉴别及抑制功能较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绝缘和保护作用差,受刺激后,兴奋冲动易于泛化;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而致惊厥;血脑屏障功能差,各种毒素容易透入脑组织;某些特殊疾病如产伤、脑发育缺陷和先天性代谢异常等较常见,这些都是造成婴幼儿期惊厥发生率高的原因。惊厥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健康。
同仁牛黄清心丸
益气养血,镇静安神,化痰熄风。用于气血不足,痰热上扰引起:胸中郁热,惊悸虚烦,头目眩晕,中风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神志昏迷,痰涎壅盛。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用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属风寒湿痹证者,症见:肌肉酸痛,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麻木僵硬等。
安宫牛黄丸
该药品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等功效。可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益肾蠲痹丸
温补肾阳,益肾壮督,搜风剔邪,蠲痹通络。用于证见发热,关节疼痛、肿大、红肿热痛、屈伸不利、肌肉疼痛、瘦削或僵硬,畸形的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