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尿酸结晶> 尿酸结晶做什么检查

尿酸结晶做什么检查

发病时间:不清楚

尿酸结晶做什么检查

补充说明:尿酸结晶做什么检查

a******W 2021-07-30 17:28

尿酸结晶 血尿酸 尿酸 关节 肾脏 高尿酸血症 痛风 软组织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尿酸结晶可以通过尿液分析、血尿酸水平测定、尿酸盐晶体检查、关节超声、双源CT扫描等检查进行诊断。如果症状或疑虑持续存在,建议咨询医生以获取适当的治疗建议。
1.尿液分析
尿液分析可检测是否存在尿酸结晶,以评估肾脏是否受损。通过观察尿液颜色、透明度及有无沉淀物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2.血尿酸水平测定
血尿酸水平测定用于直接测量血液中尿酸含量,帮助诊断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抽血化验,在医院或诊所由专业人员采集手臂静脉血样后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3.尿酸盐晶体检查
尿酸盐晶体检查旨在鉴定尿酸结晶形态学特征,辅助确诊是否为痛风。取适量新鲜尿液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针状或板状结晶存在。
4.关节超声
关节超声可以显示关节内是否存在尿酸结晶沉积,有助于诊断痛风。医生使用高频声音波束扫过受影响区域,评估软组织结构并寻找异常信号。
5.双源CT扫描
双源CT扫描能够提供清晰的关节图像,协助发现尿酸结晶体。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按照指示调整体位后接受辐射扫描。
以上各项检查前应避免摄入高嘌呤食物至少24小时,以免影响尿酸水平的准确性。

2024-01-22 19:5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酸结晶

尿酸结晶在目视下类似红砂细粒,常沉积在尿液容器底层。在显微镜下可见呈黄色或暗棕红色的菱形、三棱形、长方形、斜方形的结晶体,可溶于氨氧化钠的溶液。尿酸为机体核蛋白中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常以尿酸或尿酸铵、尿酸钙、尿酸钠的盐类形式随尿排出体外,正常情况下如多食含高嘌呤的动物内脏可使尿中尿酸增加,但在急性 痛风症、小儿急性发热、慢性间质性肾炎、白血病时,因细胞核大量分解,也可排出大理尿酸盐。在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发生障碍时也可见到高尿酸盐尿。

  • 症状起因:1.食积:沿海地区喜食嘌呤含量较高的生猛海鲜,因而发病率高。正如《中藏经•论肉痹第三十六》“肉痹者,饮食不节,膏梁厚味,即所谓”食积“,积久于内,则水运化失常而为痰饮,至其污积于脉中而为尿酸升高;留注于关节则为痛风性关节炎,停于肾脏则出现尿结石,久渍不去,可使肾功能衰竭。 2.酒积:各种白酒,以及啤酒、葡萄酒均 含有大量嘌呤,长期或大量饮酒则使血中尿酸升高。且与食积相比,其害更深,因为乙醇代谢所产生的乳酸暂时阻抑了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从而引起血清尿酸水平的更大升高。在中医认为酒为助湿生湿之品,大量饮酒致湿邪过盛,久则或化为湿热,或留于四肢,或沉滞于内脏,其证百出。如《中藏经》有云:“诸淋小便不利 者,皆由五脏不通,六腑不和,三焦痞涩,荣卫耗失,冒热饮酒,醉以入房,竭散精神,劳伤气血。”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存在于血液和组织间液中,它在pH7.4时主要以尿酸钠的形式。人体尿酸有2/3通过肾小球滤过,以尿酸盐形式从肾脏排出,其余1/3由肠道细菌分解为尿素,或由尿酸酶作用进一步氧化成较易溶解的尿囊素排出。嘌呤代 谢失常导致尿酸产生过多而排泄减少,遂引起高尿酸血症(大于330μmol·L-1)。尿酸性肾病的尿酸及其盐类沉积于肾脏所产生的病理及临床表现。尿酸产生过多的原因除嘌呤类物质生成过多,使体内合成嘌呤类物质经次黄嘌呤转化外,尚有由于恶性肿瘤在化学和放射治疗后,组织核酸分解过多以及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增加了外源性嘌呤而产生尿酸过多和高尿酸血症。正常饮食中每日含嘌呤600~1000毫克。尿酸排泄障碍亦是导致高尿酸血症原因之一,尿酸除由肾小球滤过外,肾小管也参予尿酸原重吸收和分泌,因此除特发性高尿酸血症外,各种肾脏疾病引起的肾功能减退,使滤过或分泌尿酸的机能损害而形成血尿酸过高。

  • 可能疾病: 遗传性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肾病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

推荐医生更多

夏群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