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品> 牛黄清胃丸> 清胃黄连丸和牛黄清胃丸的区别

清胃黄连丸和牛黄清胃丸的区别

发病时间:不清楚

清胃黄连丸和牛黄清胃丸的区别

补充说明:清胃黄连丸和牛黄清胃丸的区别

2021-08-04 15:44

清胃黄连丸 牛黄清胃丸 牛黄 心火 胃火 黄连 黄芩 栀子 连翘 石膏 知母 麦冬 玄参 地黄 当归 甘草 朱砂 人工牛黄 大黄 桔梗 赤芍 桃仁 红花 木香 枳实 郁金 牡丹皮 吴茱萸 通便 头痛 牙齿疼痛 口舌生疮 牙龈肿痛 咽喉 目赤 口苦 大便秘结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王凤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于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内科疾病、儿科疾病和妇科疾病,达于阴平阳秘,对心脑血管疾病、甲状腺结节和糖尿病及并发症有深入研究

提问

清胃黄连丸和牛黄清胃丸的区别,主要包括药物成分不同、功效不同、治疗病症不同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1、药物成分不同

清胃黄连丸主要由黄连、黄芩、栀子、连翘、石膏、知母、麦冬、玄参、地黄、当归、甘草、朱砂等中药组成。牛黄清胃丸主要由人工牛黄、大黄、黄芩、桔梗、赤芍、当归、玄参、麦冬、川芎、桃仁、红花、川芎、木香、枳实、郁金、牡丹皮、黄连、吴茱萸、甘草等中药组成。

2、功效不同

清胃黄连丸具有清胃泻火、解毒消肿的功效。而牛黄清胃丸具有清胃泻火、润燥通便的功效。

3、治疗病症不同

清胃黄连丸主要用于治疗肺胃热盛证,症见头痛、牙齿疼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等。而牛黄清胃丸主要用于治疗胃火炽盛证,症见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口苦、大便秘结等。

除以上区别外,两种药物的药物成分也有一定区别。在服用药物期间,患者需要忌烟酒,以及辛辣、油腻、鱼腥食物,以免影响药物吸收。如果服用药物后,疾病仍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治疗。

2022-04-12 16:08

举报

医生回答(1)

刘华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依据您的描述,二者的效果基础相同,不过方中的主药不一样,一个是牛黄,偏重于清心火和胃火,一个是黄连,偏重于清肺火和胃火。

2021-08-04 17:4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心火

心火在中医学指人体的内热。常表现为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口舌生疮等症。中医有心在地为火之说故称

  • 症状起因:人体的散热体系,除了皮肤、汗腺、呼吸对热量的散发外,体内各种液态物质如血、津液、元阴对热量的吸收和储纳也是使体温恒定不至于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当人体血、津液、元阴等物质亏损到一定程度,人体也会出现产热散热平衡的失调,从而出现各种发热性疾病,这就是产热相对过多的情况,在中医上把这种相对的热量过多引起的“内火(热)”称为“虚火(热)” 。 “虚火(热)”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自觉发热,测量体温往往无升高或有轻微升高(常在38℃左右,一般不超过39℃) ,热度往往在午后或夜间明显,劳累后症状会 加重。除发热外,另外还可以见到手足心发烫、心烦失眠、口干目涩、咽干咽痛、骨蒸潮热、两颧潮红等症状。人体内血、津液、元阴等物质,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人在完成生理活动时要消耗这些物质,同时又从饮食中吸收营养,使消耗的物质得到补充和充盈。当人过度劳累、久病耗损、大量失血、饮食失宜等情况下,往往会导致体内的液态物质过度消耗而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这时,就导致了“虚火(热)”的发生。 另外,体内的液态物质在“实火(热)”和外来的六淫邪气中的“火(热)邪”的煎熬下也会大量减少,从而出现“虚火(热)”的症状。这种情况多见于感染发热性疾病的后期,患者出现低热不退,热度上午轻或无热度,午后和夜间热度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9℃,精神萎靡,知饥不欲食,口干但不喜饮,心烦失眠,咽干齿燥,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等等。 对于这种疾病,就需要采用补养阴液的方法来治疗,只有使体内损耗的血、津液、元阴等阴液得到逐步的充盈,低热才能逐步好转。此外,对发热性疾病的治疗不当,比如说过度发汗,也会使体内阴液损伤,而导致“虚火(热)”。 体内脏腑阴阳偏胜之热。宜辨虚实。常见胸中烦热,午后潮热,五心发热,口苦,溲赤等症。《明医杂著》卷一:“内伤发热,是阳气自伤不能升达,降下阴分而为内热,乃阳虚也,故其脉大而无力,属肺脾;阴虚发热,是阴血自伤不能制火,阳气升腾而为内热,乃阳旺也,故其脉数而无力,属心肾。”治宜清金养营,疏邪润燥为主。

  • 可能疾病: 赤脉传睛

  • 就诊科室:中医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