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症状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症状包括贫血、黄疸、脾肿大、出血倾向和肌无力。这些症状可能表明血液问题,建议及时就医以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1.贫血
贫血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红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出现的一种血液学疾病。此时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无法补充被破坏的红细胞。贫血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如乏力、心悸等。
2.黄疸
当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红细胞时,会引起溶血反应,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若未及时处理,持续的溶血状态会进一步加重肝损伤,使胆红素排泄障碍,从而引起黄疸的发生。黄疸通常表现为皮肤和眼白部分发黄,严重者可伴有尿液变深。
3.脾肿大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巨球蛋白血症刺激了脾脏的免疫细胞,使其过度活跃并增生,导致脾脏体积增大。此外,巨球蛋白还可沉积于脾脏,促进其纤维化和硬化。脾肿大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左上腹不适或膨胀感。
4.出血倾向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主要是因为红细胞大量破坏后,血小板数量减少,同时存在血小板功能缺陷,以及凝血因子缺乏。出血倾向可能导致轻微创伤后长时间流血不止,严重时甚至会发生自发性出血。
5.肌无力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免疫系统会攻击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影响神经信号传递,导致肌无力。肌无力可能表现为站立不稳、吞咽困难等症状,重症患者甚至会出现呼吸衰竭。
针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以进行血常规、血涂片镜检、血生化检查、血清蛋白电泳等检测项目。治疗措施包括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等,重症患者需静脉注射人丙种球蛋白。患者应避免接触已知诱发溶血的食物或药物,保持充足休息,以减轻症状并预防并发症。

2023-12-31 04:1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一组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亢进、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使红细胞破坏增加而引起的贫血。有时红细胞的破坏能被骨髓红细胞生成所代偿,临床上不发生贫血,即仅有自身免疫性溶血(AIH)。也有人仅可测及抗自身红细胞抗体(AI),而无明显溶血迹象。当机体既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又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甚至白细胞抗体),进而同时出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或全细胞减少)时,称之为Evans。本病临床表现多端,温抗体型AIHA多为慢性起病,易于反复,部分患者有急性发作史,发作期间可见畏寒、发热、黄疸、腰背酸痛等,血红蛋白尿常见于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少见于冷凝集素病,病情常反复,后期不易控制。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