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周围性面瘫的哪些症状怎么治疗
补充说明:周围性面瘫的哪些症状怎么治疗
a******W 2021-08-05 17:4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周围性面瘫的症状主要包括口角歪斜、讲话漏风、流涎、耳后疼痛等,患者可以通过日常调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理疗等方式进行改善。
1、口角歪斜
周围性面瘫可能是面部受到外力撞击引起的,也可能是感染、脑卒中等原因导致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口角歪斜、讲话漏风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讲话漏风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使面部神经受到压迫,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能会出现讲话漏风、流涎等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的方式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改善。
3、流涎
周围性面瘫的患者由于面部肌肉瘫痪,导致口角无法正常闭合,患者在吃东西时,可能会出现流涎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4、耳后疼痛
周围性面瘫可能会使面部神经受损,从而出现耳后疼痛的情况,在张口时疼痛会加重。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营养神经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
5、其他症状
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味觉减退、角膜反射迟钝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饮食上尽量以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为主,避免进食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不适症状。同时,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打羽毛球、慢跑等,能辅助增强机体免疫力。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2021-08-05 20:39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流涎的原因很多,一般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1. 现代医学认为,当患口腔黏膜炎症以及神经麻痹、延髓麻痹、脑炎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时,因唾液分泌过多,或吞咽障碍所致者,为病理现象。由于婴儿的口腔浅,不会节制口腔的唾液,在新生儿期,唾液腺不会发达,到第五个月以后,唾液分泌增加,六个月时,牙齿萌出,对牙龈三叉神经的机械性刺激使唾液分泌也增多,以致流涎稍多,均属生理现象,不应视做变态。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腔深度增加,婴儿能吞咽过多的唾液,流涎自然消失。 2. 病理性流涎是指婴儿不正常地流口水,常有口腔炎、面神经麻痹,伴有小嘴歪斜、智力下降等。另外,唾液分泌功能亢进、脾胃功能失调、吞咽障碍、脑膜炎后遗症等均可引起病理性流涎。 如果到了2岁以后宝贝还在流口水,就可能是异常现象,如脑瘫、先天性痴呆等。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普外科、口腔
沉香十七味丸
“白脉病”:白脉包括大脑、小脑、延脑脊髓,以及各种神经。出现口眼歪斜、四肢麻木、肌筋萎缩、偏瘫、麻痹、言语不清等症状。“赫依”血不调:是指赫依与血相互不合而形成的疾病,本方指跌打损伤、扭挫伤、筋骨肿痛、骨质增生、颈椎病、肥大性脊椎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面瘫等引起的疼痛、瘀肿、功能障碍等症状。
脑安颗粒
活血化瘀,益气通络,用于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恢复期。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口角流涎、脑供血不足、血管性头痛以及预防中风。
丁苯酞软胶囊
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司匹林肠溶片
抑制下述情况时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血流障碍所至的心脏疼痛) ;急性心肌梗塞 ;预防心肌梗塞复发 ;动脉血管的手术后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主动脉冠状动脉静搭桥术,PTCA) ;预防大脑一过性的血流减少(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已有前驱症状,如面部或手臂肌肉一过性瘫痪或一过性失明)后预防脑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