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
补充说明: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
a******W 2021-08-06 16:36
碱性磷酸酶偏低 维生素D缺乏 血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肾病综合征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偏低可能是维生素D缺乏、钙质吸收障碍、遗传性低磷酸酶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病综合征等病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是促进肠道钙、磷吸收和骨骼矿化的重要物质。其缺乏会导致机体对钙的吸收减少,从而影响骨质代谢。可通过日晒增加体内合成维生素D,必要时遵医嘱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
2.钙质吸收障碍
由于胃炎、肠炎等疾病导致患者消化系统受损,进而引起钙质吸收障碍。可适当食用含钙量较高的食物如牛奶、虾皮等,也可遵医嘱使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进行补钙。
3.遗传性低磷酸酶血症
遗传性低磷酸酶血症是一种先天性的遗传性疾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无法有效分解有机磷化合物,造成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含量下降。本病通常不需特殊处理,但需要定期监测碱性磷酸酶水平以及相关生化指标。
4.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刺激破骨细胞活动增强,加速了骨组织的分解代谢,导致骨源性碱性磷酸酶释放入血液中增多。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进行治疗。
5.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肾脏滤过膜受到损伤,导致大量蛋白尿的发生,此时会引起负钙平衡,使血磷浓度增高,继而抑制了骨化醇-25-羟化酶的活性,使得25-(OH)D3向1,25-(OH)2D3转化受阻,降低了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患者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用醋酸龙注射液、甲泼尼龙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针对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偏低的情况,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该指标并做进一步的骨密度检测。同时注意均衡饮食,保证足够的日照时间以促进钙质吸收。
2023-12-26 17:29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简称肾综,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肾小球病变为主的一组综合征。临床具有四大特点:①大量蛋白尿,超过3.5g/d,可有脂质尿;②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小于30g/L;③高脂血症;④水肿。根据不同病因和病理将本征分为3类:即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鲑鱼降钙素喷鼻剂
1.骨质疏松症:(1)早期和晚期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2)老年性骨质疏松症;(3)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例如:皮质类固醇治疗或缺乏活动。为了防止骨质进行性丢失,应根据个体的需要适量地摄入钙和维生素D。2.伴有骨质溶解和/或骨质减少的骨痛。3.Paget’s病(变形性骨炎),特别是伴有下列情况的病人:(1)骨痛;(2)神经并发症;(3)骨转换增加,表现在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和尿羟脯氨酸排泌增加;(4)骨病变进行性蔓延;(5)不完全或反复骨折。4.由下列情况引起的高血钙症和高钙危象:(1)继发性乳房癌、肺或肾癌、骨
维生素D滴剂
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D缺乏症,如佝偻病等。
左甲状腺素钠片
1、治疗非毒性的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正常);2、甲状腺肿切除术后,预防甲状腺肿复发;3、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替代治疗;4、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功能亢进症的辅助治疗;5、甲状腺癌术后的抑制治疗;6、甲状腺抑制试验。
黄葵胶囊
清利湿热,解毒消肿。用于慢性肾炎之湿热症,症见:浮肿、腰痛,蛋白尿、血尿、舌苔黄腻等。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