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甲氨蝶呤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是
补充说明:甲氨蝶呤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是
a******W 2021-08-08 19:4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甲氨蝶呤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干扰核酸合成|影响DNA结构与功能|干扰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胞周期等作用机制来发挥其抗肿瘤效果。该药物可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使用时需注意血液系统及肝肾毒性。
1.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二氢叶酸还原酶催化叶酸转化为二氢叶酸的过程。该过程对于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至关重要。通过抑制此酶活性,甲氨蝶呤阻断了DNA合成。该药物可通过竞争性地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来减少DNA合成,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2.干扰核酸合成
DNA合成过程中需要叶酸参与,而甲氨蝶呤可以干扰叶酸代谢途径中的关键步骤,进而阻碍DNA合成。该药能有效干扰核酸合成,对多种癌症具有治疗作用。
3.影响DNA结构与功能
甲氨蝶呤能够干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导致其稳定性降低并易于断裂,进而影响DNA的功能。该药可引起DNA损伤,使其难以复制和修复,从而抑制癌细胞增殖。
4.干扰蛋白质合成
甲氨蝶呤通过对叶酸代谢的干扰,间接影响氨基酸的摄取、转运和利用,进而干扰蛋白质合成。使用该药物后,可能会出现贫血、乏力等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处理。
5.抑制细胞周期
甲氨蝶呤能够干扰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功能,使细胞停滞于S期,从而抑制细胞分裂。患者在接受甲氨蝶呤治疗期间应注意监测血液学参数,以免发生骨髓抑制。
建议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以评估全血细胞计数的变化,同时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
2024-02-08 17:2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在一定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标准者称为贫血。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成年男性低于120g/L(12.0g/dl),成年女性低于110g/L(11.0/dl),一般可认为贫血。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表现之一,然而它不是一种独立疾病,可能是一种基础的或有时是较复杂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一旦发现贫血,必须查明其发生原因。不同原因导致的贫血有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痨性贫血等。急慢性贫血:急性失血所致贫血、慢性贫血(如风湿病性贫血、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甲状腺功能减低所致贫血、肝脏疾病所致贫血、慢性肾性贫血、恶性肿瘤所致贫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