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品> 尿激酶> 尿激酶的副作用

医生回答(1)

姚龙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尿激酶使用需谨慎,可能会引起出血倾向、颅内出血、深静脉血栓形成、过敏反应以及溶血性贫血等副作用。
1.出血倾向
尿激酶能够直接激活纤维蛋白溶解原转化为纤溶酶,使纤维蛋白分解而引起出血。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增加出血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2.颅内出血
由于尿激酶具有较强的溶栓作用,在使用后会导致血液中的纤维蛋白被溶解,从而使血管壁受到损伤,容易诱发颅内出血。颅内出血可能引发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如昏迷、瘫痪等,常需紧急处理以控制出血并预防进一步脑损害。
3.深静脉血栓形成
尿激酶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但同时也可能会刺激血液凝固,从而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导致下肢肿胀、疼痛和皮肤颜色改变,长期不治疗还可能出现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4.过敏反应
尿激酶属于一种蛋白质水解药物,当机体接触这种异体蛋白时,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物质,产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立即停药并接受抗过敏治疗。
5.溶血性贫血
尿激酶能加速红细胞的破坏速度,导致溶血现象发生。溶血性贫血会引起黄疸、贫血、肌肉酸痛等症状,重症患者可能出现急性肾衰竭。
建议定期监测血液学指标,特别是有既往出血史或存在相关风险因素者。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并调整治疗方案。

2024-01-12 01:3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如要骨髓能够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则不会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代偿性溶血性疾病。许多疾病如慢性贫血、肾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缺乏,甚至缺铁性贫血都会有红细胞的破坏过多,但溶血性贫血则是指红细胞破坏过多、过快为导致贫血之主要因素。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