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腰椎内突症状
补充说明:腰椎内突症状
a******W 2021-08-09 16:2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腰椎内突可能引起腰痛、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肌肉无力或排尿障碍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1.腰痛
腰椎内突会导致脊柱不稳定性和神经受压,这些因素会刺激周围的软组织和神经根,从而引发腰痛。疼痛通常位于腰部,可能伴有放射至臀部或大腿的情况。
2.下肢麻木
当腰椎内突压迫到坐骨神经时,可能会导致神经传导功能异常,进而出现下肢麻木的症状。这种麻木感通常从臀部开始,沿着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向下延伸至足底。
3.间歇性跛行
由于突出的腰椎关节刺激到了周围神经根,此时患者行走时会出现神经支配区域缺血缺氧的现象,所以会引起间歇性跛行。表现为患者步行一段距离后,下肢出现酸胀不适,休息片刻后可继续行走,重复上述过程。
4.肌肉无力
腰椎内突使神经根受到压迫,影响了神经信号的正常传递,导致肌肉失去正常的运动控制,从而引发肌肉无力。这种无力可能集中在下肢,尤其是腿部近端肌群。
5.排尿障碍
腰椎内突如果严重压迫马尾神经,则可能导致膀胱和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受损,进而引起排尿障碍。典型表现为尿频、尿急、尿失禁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尿潴留。
针对腰椎内突引起的症状,建议进行MRI或CT扫描以评估脊柱状况。治疗措施包括物理疗法如牵引、按摩以及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的应用。患者平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同时加强核心肌肉锻炼,有助于减轻症状并预防病情进展。
2024-03-31 15:58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间歇性跛行是指患者从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程以后(一般为数百米左右),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以至跛行,但稍许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症状可以很快缓解或消失,病人仍可继续行走,再走一段时间后,上述症状再度出现。因为在这一过程中,跛行呈间歇性出现,故称为间歇性跛行。
症状起因:间歇性跛行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在腰椎管已有狭窄的病理基础上,因直立时椎体及神经根的压力负荷增大,再加上行走时下肢肌肉的舒缩活动进一步促使椎管内相应脊神经节的神经根部血管生理性充血,继而静脉瘀血以及神经根受牵拉后,相应部位微循环受阻而出现缺血性神经根炎,从而出现腰腿疼痛、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当患者蹲下、坐下或平卧休息后,神经根的压力负荷降低,消除了肌肉活动时的刺激来源,脊髓及神经根缺血状态得以改善,因此症状也随之减轻、消失。再行走时,再度出现上述症状,再休息,症状再缓解,如此反复,交替出现,形成了间歇性跛行。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外科
还原型谷胱甘肽片
用于肝损伤、肾损伤、化放疗保护、糖尿病、缺血缺氧性脑病等。
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溶液
1.用于心肌炎、心肌病及冠心病的治疗;2.用于缺血缺氧性脑病、脑供血不足、高热或缺氧性颅脑损伤的治疗;3.用于脂肪肝、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酒精性肝病等疾病的治疗。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1)肝损伤:病毒性肝病,药物性肝病,中毒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等;2)肾损伤:急性药物性肾损伤,尿毒症;3)化放疗保护;4)糖尿病:并发症,神经病变;5)缺血缺氧性脑病;各种低氧血症。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
用于治疗血管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脊髓损伤;脑萎缩脑梗死,脑出血,脑损伤小儿脑瘫,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小儿周围神经炎帕金森氏病糖尿病颅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