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肛肠外科> 便血> 显微镜下多发性血管炎便血治疗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显微镜下多发性血管炎便血可以考虑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抗凝治疗、血小板输注、脾切除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便血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接受适当治疗。
1.糖皮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如、甲泼尼龙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剂量。这类药物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能减轻显微镜下多发性血管炎引起的炎症反应,缓解便血等症状。
2.免疫抑制剂治疗
免疫抑制剂包括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通常口服或静脉注射,需遵医嘱使用。这些药物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应答,控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展,对显微镜下多发性血管炎所致的消化道出血有益。
3.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主要是指应用肝素、华法林等药物来预防血栓形成,具体用法需要医生指导。显微镜下多发性血管炎常伴随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障碍,抗凝治疗有助于防止血栓进一步发展,但需注意监测出凝时间。
4.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输注是将来自供体的浓缩血小板悬液输给患者,可作为紧急情况下的补救措施。对于显微镜下多发性血管炎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下降引起出血倾向有帮助,但须排除感染风险。
5.脾切除术
脾切除手术是一种外科手术,在全身麻醉下执行,旨在移除病变的脾脏。由于脾脏参与了患者的免疫调节过程,因此去除后可能会改善显微镜下多发性血管炎的症状。
显微镜下多发性血管炎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黏膜损伤,增加便血的风险。同时,建议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024-01-02 13:5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便血 (清血,圊血)

血液从肛门排出,大便带血,或全为血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均称为便血。便血一般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结肠与直肠的出血,但偶尔可见上消化道出血。除消化道疾励卜便血也可见于全身性疾病。

  • 症状起因:一、下消化道疾病 1、肛管疾病 常见于痔、肛裂、肛瘦。 2、直肠疾病 1)直肠炎症性疾病 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直肠炎、直肠结核。 2)直肠肿瘤 直肠息肉、直肠乳头状瘤。直肠癌、直肠类癌、邻近恶性肿瘤侵人直肠。 3)直肠损伤 放射性直肠炎,异物、器械检查或活检等导致的损伤出血。 3、结肠疾病 1)炎症性病变 急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病、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结肠克罗恩病、慈室炎与慈室溃疡。 2)肿瘤 结肠癌、结肠息肉病。 4、小肠疾病 1)炎症性病变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慈室炎与慈室溃疡0rohn病、肠结核、肠伤寒。 2)肿瘤 恶性淋巴瘤、平滑肌肉瘤、小肠类癌、癌、纤维肉瘤、神经纤维肉瘤。平滑肌瘤。脂肪瘤、腺瘤、纤维瘤、血管瘤。 二、下消化道血管病变 缺血性肠病常见于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脉血栓形成、肠套叠、肠扭转、血管畸形等。 三、全身性疾病 1、急性传染病 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2、血小板因素及凝血机制障碍 血小板减 少性紫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 3、尿毒症 4、结缔组织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 结节性多动脉炎。

  • 可能疾病: 大肠癌 结肠癌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消化、胃肠、肝胆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