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情绪疲劳怎么调理

情绪疲劳怎么调理

发病时间:不清楚

情绪疲劳怎么调理

补充说明:情绪疲劳怎么调理

a******W 2021-08-11 17:28

疲劳 心理医生 大脑 睡眠质量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情绪疲劳可以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认知行为疗法、冥想练习、运动疗法等方法进行调理。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1.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社交及减少压力源。这些习惯有助于提高个体应对日常挑战的能力,从而减轻因持续压力导致的情绪疲劳。
2.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通常由专业心理医生引导,在一定周期内完成一系列面谈过程。CBT帮助个体识别并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以及应对策略,从而缓解由于不良认知方式带来的负面情绪体验。
3.冥想练习
冥想练习需要安静舒适的环境支持,每日定时进行,时间从几分钟到半小时不等。通过正念观察呼吸或其他身体感知来培养当下意识,降低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研究表明长期坚持可促进大脑特定区域的发展,改善情绪调节能力。
4.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涉及各种形式的身体活动如跑步、瑜伽等,建议每周至少3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科学研究表明,运动会释放内啡肽,这是一种天然的止痛药,能够提升心情并减轻压力感;此外,规律锻炼还有助于建立自信心,改善睡眠质量,进一步促进心理健康。
除了上述推荐的治疗方法外,建议患者还可以尝试音乐疗法、芳香疗法等方法来缓解情绪疲劳。同时,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以利于身体恢复健康。

2024-04-02 02:3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疲劳 (疲乏)

疲劳又称疲乏,是主观上一种疲乏无力的不适感觉。疲劳不是特异症状,很多疾病都可引起疲劳,很少有患病后更觉浑身是劲的情况,不同疾病引起不同程度的疲劳,有些疾病表现更明显,有时可作为就诊的首发症状。

  • 症状起因:一、传染性疾病 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支原体、原虫、蠕虫等引起的多种感染性疾病,尤其伴有发热的感染性疾病,疲劳更加明显。 二、营养代谢及内分泌疾病 营养不良、脚气病、坏血病、糖尿病、低血糖反应、肥胖、肾小管性酸中毒、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尿崩症等。 三、变态反应及结缔组织病血清病、药物热、SLE、风湿热、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硬皮病、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四、恶性肿瘤 见于各系统的恶性肿瘤。 五、其他各系统疾病 消化、循环、泌尿、造血、呼吸等系统疾病。

  • 可能疾病: 四肢淋巴水肿 多发性硬化伴发的葡萄膜炎 慢性疲劳综合症 赖特综合征性巩膜炎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内科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