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中性粒细胞增高,淋巴细胞降低是怎么回事
补充说明:中性粒细胞增高,淋巴细胞降低是怎么回事
a******W 2021-08-11 17:27
中性粒细胞增高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白血病 巨球蛋白血症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中性粒细胞增高、淋巴细胞降低可能与感染性炎症、药物副作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或巨球蛋白血症等疾病有关。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血液中白细胞比例异常,进而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确诊。
1.感染性炎症
当机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袭时,免疫系统为对抗这些入侵者而增加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同时由于炎症反应导致淋巴细胞功能受损,使其数量减少。针对不同类型的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颗粒进行抗细菌感染,或者应用利巴韦林颗粒、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进行抗病毒感染。
2.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会干扰正常的免疫细胞分化和迁移,从而导致暂时性的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淋巴细胞减少。若确定是由药物引起的,则应咨询医生是否可以更换其他替代药物以控制病情,例如遵医嘱将甲硝唑替换成克林霉素来缓解不适症状。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MDS患者的骨髓造血微环境发生改变,影响了造血干细胞的功能,导致无效造血,进而出现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淋巴细胞减少的现象。患者可遵照医生的意见通过输注红细胞悬液、新鲜冷冻血浆等方式纠正贫血状态,改善身体状况。
4.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血液病,由于大量白血病细胞无序增殖,使得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增高和淋巴细胞降低。对于急性白血病,通常采用联合化疗方案,如VP16+DAACOFP方案,以期最大限度地杀灭白血病细胞。
5.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浆细胞过度增生的一种疾病,在疾病状态下,浆细胞产生大量的单克隆IgM,导致血液中的IgM水平升高,刺激B细胞活化并分泌IL-6,进一步促进中性粒细胞募集和活化。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硼替佐米、伊布替尼等靶向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血液成分的异常。必要时,还需要完善骨髓穿刺术、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检测等,以排除潜在的血液系统疾病。
2024-02-24 23:51
举报向医生提问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髓系定向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患,其基本病变是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发育异常(dysplasia),导致无效造血以及恶性转化危险性增高。主要特征是无效造血和高危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表现为造血细胞在质和量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MDS发病率约10/10万~12/10万人口,多累及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病例占50%~70%,男女之比为2:1。MDS30%~60%转化为白血病。其死亡原因除白血病之外,多数由于感染、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
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
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Ph+CML)的慢性期、加速期或急变期;用于治疗不能切除和/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成人患者。用于以下适应症的安全有效性信息主要来自国外研究资料,中国人群数据有限:1.用于治疗成人复发的或难治的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2.用于治疗嗜酸细胞过多综合症(HES)和/或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EL)伴有FIP1L1-PDGFRα融合激酶的成年患者。3.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性疾病(MDS/MPD)伴有血小板衍生生
甲氨蝶呤片
1.各型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簟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病;2.头颈部癌、肺癌、各种软组织肉瘤、银屑病;3.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癌。
苯丁酸氮芥片
霍奇金病,数种非霍奇金病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瓦尔登斯特伦巨球蛋白血症,晚期卵巢腺癌。本品对于部分乳腺癌病人也有明显的疗效。
定坤丹
滋补气血,调经舒郁。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下血,赤白带下,贫血衰弱,血晕血脱,产后诸虚,骨蒸潮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