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有效血容量减少的原因
补充说明:有效血容量减少的原因
a******W 2021-08-11 17:2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有效血容量减少可能由脱水、失血、肾功能不全、感染性休克或心力衰竭引起,这些情况可能导致血液中的有用成分减少,影响器官的正常功能。患者应尽快就医以评估和治疗潜在病因。
1.脱水
由于体液丢失导致血液浓缩,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这会影响组织供氧和营养物质输送。补充电解质溶液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如口服补盐液或静脉输注电解质平衡液。
2.失血
失血会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引起贫血,进而影响器官供氧。严重失血可迅速导致低血压和器官损害。对于失血引起的症状,输血可能是必要的。选择合适的血液类型和交叉配对非常重要。
3.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时,肾脏清除废物和多余水分的能力下降,液体潴留可能导致水肿和高血压。长期肾功能不全还会引起尿毒症,进一步加重症状。控制饮食中的蛋白质摄入并遵循医生建议的饮食计划是关键。必要时可能需要透析治疗以帮助清除体内废物。
4.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由严重的全身感染引起,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扩张和心脏负荷过重,从而降低血压和有效循环血量。感染性休克的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治疗和液体复苏。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并监测液体平衡至关重要。
5.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能力减弱,无法充分将血液泵出,导致回流至心脏的血液增多,进而影响血液循环。心力衰竭的治疗通常涉及利尿剂以减轻心脏负担,如等药物。调整生活方式,限制钠盐摄入,也是管理心力衰竭的重要部分。
针对有效血容量减少的情况,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电解质水平。推荐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评估心脏功能,同时进行血生化分析以确定电解质是否异常。
2024-03-03 13:39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是消化道出血的一种临床症状,表现为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导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失血量达大,出血不止或治疗不及时可引起机体的组织血液灌注减少和细胞缺氧。进而可因缺氧、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产物的蓄积,造成周围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广泛受损,以致大量体液淤滞于腹腔骨脏与周围组织,使有效血容量锐减,严重地影响心、脑、肾的血液供应,终于形成不可逆转的休克,导致死亡。
症状起因:消化道出血可因消化道本身的炎症、机械性损伤、血管病变、肿瘤等因素引起,也可因邻近器官的病变和全身性疾病累及消化道所致。(一)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1.食管疾病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溃疡、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症、器械检查或异物引起损伤、放射性损伤、强酸和强碱引起化学性损伤。2.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包括药物性胃炎)、胃粘膜脱垂、胃癌、急性胃扩张、十二指肠炎、残胃炎、残胃溃疡或癌。还有淋巴瘤、平滑肌瘤、息肉、肉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膈疝、胃扭转、憩室炎、钩虫病等。3.胃肠吻合术后的空肠溃疡和吻合口溃疡。4.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线破裂出血、门脉高压性胃病肝硬化、门静脉炎或血栓形成的门静脉阻塞、肝静脉阻塞(Budd-Chiari综合征)。5.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1)胆道出血:胆管或胆囊结石、胆道蛔虫病、胆囊或胆管病、肝癌、肝脓肿或肝血管病变破裂。(2)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胰腺脓肿、胰腺炎、胰腺癌等。(3)胸或腹主动脉瘤破入消化道。(4)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6.全身性疾病在胃肠道表现出血(1)血液病:白血病、再生不良性贫血、血友病等。(2)尿毒症。(3)结缔组织病:血管炎。(4)应激性溃疡:严重感染、手术、创伤、休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及某些疾病引起的应激状态,如脑血管意外,肺源性心脏病、重症心力衰竭等。(5)急性感染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二)下消化道出血病因1.肛管疾病痔、肛裂、肛瘘。2.直肠疾病直肠的损伤、非特异性直肠炎、结核性直肠炎、直肠肿瘤、直肠类癌、邻近恶性肿瘤或脓肿侵入直肠。3.结肠疾病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憩室、息肉、癌肿和血管畸形。4.小肠疾病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结核、克隆病、空肠憩室炎或溃疡、肠套叠、小肠肿瘤、胃肠息肉病、小肠血管瘤及血管畸形。
可能疾病:镰状细胞贫血眼部病变 继发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遗传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铜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就诊科室: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