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新生儿溶血>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症状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表现为胆红素水平增高、贫血、嗜睡、吮吸困难、肝脾肿大等症状,通常需要及时就医。
1.胆红素水平增高
当母子血型不合时,母亲体内产生的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产生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随血液到达肝脏,被肝脏摄取后,在肝细胞内与葡糖醛酸基偶联形成结合胆红素,然后经胆管排入肠道,形成粪胆原并进一步形成胆素。此时,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会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胆红素主要积聚于皮肤、黏膜和巩膜等处,使这些部位出现黄色染色的现象。
2.贫血
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导致贫血的发生。贫血使得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影响了红细胞寿命缩短后的胆红素代谢,进而加重了胆红素的潴留。贫血可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减少,从而影响血液的运输氧气能力,引起组织缺氧的症状。
3.嗜睡
新生儿黄疸可能伴随脑损伤,导致神经功能受损,睡眠中枢受到影响,进而引发嗜睡现象。黄疸引起的胆红素水平升高可能会抑制大脑的功能活动,造成新生儿反应迟钝、嗜睡的情况发生。
4.吮吸困难
新生儿黄疸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影响到正常的吞咽反射和呼吸调节,从而表现为吮吸困难。黄疸病程中,由于胆红素水平持续上升,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增强,致使患儿出现吮吸无力、乏力等症状。
5.肝脾肿大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此时肝脏需要处理更多的胆红素,因此会增大负担,进而出现肝脾肿大的情况。肝脾肿大是指肝脏和/或脾脏体积增大的病理状态,这可能是由于新生儿黄疸引起的一种生理反应。
针对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可以进行血常规、血生化以及超声波检查来评估胆红素水平和其他相关指标是否异常。治疗措施可能包括光疗以降低胆红素水平,重症情况下可能需换血疗法。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胆红素水平变化,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并按医嘱监测病情。

2024-02-14 04:3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血疸 (溶血性黄疸)

血疸又名血黄。血疸是因输血、某些药物、蛇毒、疟疾等引起溶血所致。以黄疸,面白,头晕等为主要表现的疸病类疾病。本病即西医学所说的溶血性黄疸。胎黄、蚕豆黄亦属血疸,但已另立病名。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