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痰火> 痰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精选回答(1)

王凤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于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内科疾病、儿科疾病和妇科疾病,达于阴平阳秘,对心脑血管疾病、甲状腺结节和糖尿病及并发症有深入研究

提问

痰火一般是由于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原因引起的。

1、情志内伤

情志内伤是指由于情绪紧张、精神过度疲劳等原因,导致脏腑气机失调,气郁化火,炼液为痰,痰火内盛,可出现咳嗽、咯痰、胸痛、失眠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用沙参、麦冬、玉竹、石斛等中药进行调理,也可以根据医嘱服用中成药进行治疗,如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丸、清气化痰丸等。

2、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是指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脾胃损伤,脾主运化,运化水谷,如果饮食不节,会导致脾胃损伤,影响水谷运化,从而导致痰火。患者可根据医嘱服用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调理,也可以通过针灸进行治疗,可针灸足三里、中脘、内关等穴位。

3、劳逸失度

劳逸失度是指由于劳累过度,导致身体透支,损伤气血,使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痰火内盛,可出现咳嗽、咯痰、乏力、气短等症状。患者可根据医嘱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天王补心丹等药物进行调理,也可以通过针灸进行治疗,可针灸太冲、章门、三阴交等穴位。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因为情绪抑郁、久病体虚等原因引起,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2-02-14 17:2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痰火 (窠囊之痰)

痰火是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肺的病证,所谓“窠囊之痰”。平时可无明显症状,如因外邪或饮食内伤等因素则引致发作。其症颇似哮喘,烦热胸痛,口干唇燥,痰块很难咯出等。是头部及耳后有痰核如串珠状,或脏下有结核的病症。其核按之紧,推之不移,兼见舌红苔黄、脉弦滑数等。因其由于肝火、痰郁所致,故名。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